心理健康

“我爱我”,从每一天开始

发布时间:
2021-05-25 17:25:00
阅读量:
分享:

“我爱我”,从每一天开始。

今天是一个有爱的日子,5月25日,谐音“我爱我”。这一天,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关爱自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更有力量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究竟怎么做,才算爱自己?

757302427156199517

❤爱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灵魂的栖息地,身体健康影响着生命质量。当身体健康时,我们充满活力、行动自主,内心体验丰富,心灵也随之明媚。

1、认真吃饭。

三餐规律,不挑食不偏食,注重营养均衡及合理摄入,摒弃抗拒饮食或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为身体供给充分的营养及热量。

2、好好睡觉。

人的睡眠结构分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NREM与REM交替出现构成一个睡眠周期,当中包括入睡期、浅睡期、沉睡期、快速眼动期等阶段,每夜通常有 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一般而言,合理的睡眠应该是每晚7~9小时,保障大脑、神经、肌肉、内脏的休息,使体力得到恢复,为第二天储存体能。

尽量规律作息时间,睡前可进行深呼吸调节或肌肉放松练习;尽量规律起床(包括节假日);入睡环境舒适,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噪声等(住校同学可商议制定宿舍作息公约);每日适度规律运动;晚餐不过饱,餐后不饮咖啡或茶;通过午休来补觉。

偶尔失眠或入睡困难时,坦然接纳不过分紧张是最好的应对方法,相信身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能力;当连续失眠持续一周以上,可以寻求心理或医疗帮助。

3、培养至少一项运动爱好。

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情绪健康的有效方法,培养一项运动习惯如快走、跑步、跳绳、舞蹈、武术、游泳、球类运动等,一周锻炼不少于3次。

4、拒绝体相焦虑。

在23届7班王锦阳等8名同学的《16-18岁青少年容貌焦虑调查报告》数据中,所调查的336名16-18岁青少年,有77.67%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体相的评价,有81.55%因外貌而自卑过,81.85%的人自己或身边人因外貌遭遇过特殊对待。值得欣慰的是,81.25%的青少年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抵抗体相焦虑,69.52%的人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增强自信心,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成年人。体相和健康都是变化且可塑的,从接纳自己开始,拒绝毫无道理的单一审美,拒绝商家贩卖的体相焦虑,珍视身体变化及成熟,呵护生理健康和安全,明白自我价值的丰富和深刻。

474175146625481050

❤找到价值感

价值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影响着我们的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过低,一会影响我们对自身及外界的感知,比如当我们因怯懦而自我保护自我封闭时,会因纠结易怒的情绪影响能力的正常发挥及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二会影响我们发起行为、制定目标的勇气,当我们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配尝试时,会丧失很多练习与成长的机会。

如何找到价值感?

1、保持行动力,提升自我效能感。

实践是认识自己的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实践,保持行动力,有助于我们在练习中、合作中、互动中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行为风格,并持续获得试错机会,逐渐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和方式。通过提高能力,进而提高成功概率,积累成功经验,增强积极体验,当再一次面对困难挑战时,能保持动力和信心。

2、合理归因。

“归因”一词,1958年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首次提出,指推断事件或行为原因的过程,通俗一点理解就是,在做成或搞砸一件事后,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过程,就是归因的过程。研究表明,懂得合理归因的人,能更积极地对待挑战和压力,更容易找到有效方法来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进一步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将归因归纳为三个维度:①内部归因(个人条件,包含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个因素)和外部归因(外在环境);②稳定性归因(能力、学习工作难度是相对稳定的)和非稳定性归因(其他因素);③可控制归因(只有“努力”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和不可控归因(其他因素)。

微信图片_20210525142952

以考试成绩为例,让我们看看合理归因对长远发展和自我价值提升的意义:

某次考试满分100,A考砸了,只考了58分。

如果把成绩不好归外部因素如“考得不好,是试卷出偏了”、“老师授课的时候,讲错了”、“我明明做对了,一定是批错了”,A会慢慢失去学习努力的动力,因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学好。而如果归因为自身、内部因素,A可能会认识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不够努力,概念掌握不清,练习太少等,会促发其改善学习状态。

面对类似情况,如果A把成绩不好归为稳定且不可控的因素,如“考得不好,是能力不行”、“我实在不是能学好的料”、“我脑子太笨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和无助心理是我自己不行,以后想考好是没有希望了”,习得性无助会使A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挫伤,信心逐渐瓦解;而当A将成绩不理想归为可控因素时,如“可能是我不够努力”、“掌握的方法不对”、“心态没有调整好”,会让A看到改善现状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希望。  

 

657111450989480621

3、关注当下。

当足够爱自己时,我们不仅爱当下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也爱过去的自己。所以,不因过去的成就自傲,不被过去的伤害裹挟,不惧怕未来的不确定性,不为未知而焦虑恐惧,关注当下,走出旧有的生命剧本,是我们热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关注当下的感受、接纳当下的自我、聚合现实资源和力量,脚踏实地,可以让我们更有力量。

4、 一定程度地满足自我需求

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对自我的尊重和重视。这能帮助我们建立自我关爱,并从中获得快乐。 当我们能满足一些由内在动机激发的需求,如掌握一门技术、学习一门语言,而不是被外部因素,如获得什么地位、得到什么评价等影响时,我们能体验到的幸福和成就感会更高(Maslow, 1943)。

5、关心自我感受,远离让自己痛苦的事和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因为害怕冲突,或出于好人心态,不自觉进入一种“讨好模式(people-pleasing)”,做出违背自我意愿的行为,或是强迫自己持续承受痛苦。 这种状态看似维系了友善的形象和和谐关系,实际上是回避和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长此以往会对自我造成损耗,并让自己成为模糊且不被自己所认可的人。 真正的爱自己,是在接收到内心发出“我不想要”的信号后,能够果断付诸行动。不舒服的时候说不,痛苦的时候及时抽离,不仅主动觉察自己的感受,还会关心和照顾它,让自己回到健康的状态中。

❤停止自我攻击

1、关注积极面。

一味盯着自己的“坏”表现、“坏”习惯是无法获得价值感的,尝试关注自己的积极面和进步,每当自我怀疑时,两个练习方法很有趣:①当你想到自己的一个缺点时,写在纸上,并在后面写出两个优点,想到的缺点越多,需要写下的优点也越多,这会逼迫你发掘自己的积极面。②当你因为某件事情不满自己的表现时,学习“虽然……,但是……”的句式,比如“虽然我这次跑步没有得到名次,但是我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虽然我没有成功减重,但我保持了一个月的健康饮食习惯”。这些练习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提升自我价值非常有帮助。

73620262868676608

2、学习自我接纳

一是接纳无法改变的:当一些现实、特征无法改变时,承认它的存在,并坦然接纳它,提前做好准备和预判,将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小,不试图掩藏或辩解,不因未改变而指责自己,允许自己做不到最好,不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二是接纳改变。当我们自身或环境发生变化时,一味保持固着的期待,会让我们受到伤害,比如“现在的朋友没有曾经的朋友那么交心了”、“我现在的学习效率没有过去那么高了”。事实是,我们自己在发生变化,周围的人与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重新调整期待和标准,接纳变化,适应过程,能够减少自责和指责,以更加客观和轻松的心态接纳自己。

三是在看到自我的局限时,有能力承认和接纳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我批判或自我攻击是促使自己进步的方式之一。实际上,它不一定会产生动力,反而会让我们在不断地否定和比较中对自己感到失望,从而丧失行动力(Bernard, 2019)。一个爱自己的人是对自我坦率的,能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外部的现实,诚实地承认自己的现状,但同时接纳这样的自己,不会为自身局限感到焦虑,并能基于客观的自我价值去行动和生活。

3、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是情绪反应必不可少的一环,让我们的得以放松和宣泄;负面情绪有积极价值,比如悲伤产生动力,恐惧让人谨慎。真正伤害我们的不允许自己自然而真实的流露情绪,或为情绪框定一个形式或时长。

682299595091886826

4、坦然面对曾经的过错,能够原谅自己。
  有能力接受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否认过去,不一味沉浸在自我悔恨或自我惩罚里(Carson, 2006)。 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客观看待错误的意义,从中汲取养分,不断调整自己以避免重蹈覆辙,并获得提升和成长。

5、承担起对自己全部选择和经历的责任。

无法为自己负责的人,一旦遇上不好的结果,就会长久地陷入自我悔恨中。只有可以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才有面对人生各种可能性的勇气,不断探索和成长。

无论要爱我1.25,还是我爱我5.25,或者就爱我9.25,爱自己,可以从每一天开始!



参考资料

1.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

2.公众号“壹心理”《如何爱自己,来实现自我成长》

3.Bernard Golden.(2019). How Self-Criticism Threatens You in Mind and Body. Psychology Today.

4.Carson,S. H., & Langer, E. J. (2006). Mindfulness and self-acceptance. Journal of Rational-Emotive &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24(1), 29–43.



编辑:心理组 赵航

审稿:校办

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