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这有一份寒假心理调适指南,请查收

发布时间:
2024-01-17 18:05:57
阅读量:
分享: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

寒假即将来临,充实紧张的一学期将迎来愉快的放松休整时间,为大家送上一份心理调适指南,希望大家都能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一起度过一个充实、愉快、有收获、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假期居家时间长,脱离学校情境,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引发亲子冲突、情绪波动等一系列心理困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尤为重要。

一、坚持规律作息,亲子共定计划

规律的作息可以建立内心的秩序感,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家长和孩子彼此尊重,共同讨论,一起规划寒假生活,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做好一天的学习与生活规划,按时吃饭睡觉,适当休闲,保持有规律、稳定的健康生活。除了学习时间、劳动时间、运动时间,还可以计划一些自己一直想做还未做的事情,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家长多给予关注与陪伴。

二、保持学习状态,培养阅读习惯

漫长的寒假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好机会。建议劳逸结合,预留适度的学习时间,查缺补漏,预习新课,为新学期做好准备。保持学习的状态和规律的作息,既不会在假期时感到无聊,也不会在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产生“开学恐惧症 ”。倡导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利用空闲时间阅读经典书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三、发展兴趣爱好,拓宽视野见识兴趣爱好可以充实生活,滋养心灵,使我们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利用寒假时间适当选择感兴趣的或调动积极情绪的事情来做,如:绘画、弹琴、音乐、唱歌、阅读、摄影、看影视剧、亲子游戏……等。尤其是培养运动兴趣,可以激发运动细胞,让大脑得到休息,有利于释放和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情。外出游玩也是充实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自然户外游玩,拓宽视野。

四、增进亲子互动,合理沟通表达

亲子关系的矛盾很大程度来源于沟通不畅。沟通的意义在于彼此给予对方的回应,要想沟通有效,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1. 学会倾听,感受对方的情绪;2.换位思考,彼此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3.合理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要随意指责抱怨。通过家庭互动活动,例如亲手制作或精心挑选一份礼物、写一封感恩信送给家人,彼此关系得到升温,同时收获幸福感。

五、避免沉溺网络,正确使用手机

合理分配网络使用时间,多关注正向积极的信息,发挥网络的有利作用。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沉溺网络。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手机(电子产品)使用的规则,对于手机(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并配以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帮助自己更恰当地去使用手机(电子产品)。为了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渡关注,尽量安排丰富多样的寒假生活。

六、懂得察觉情绪,学会自我调整

超长的寒假使家人相处时间增多,矛盾冲突也会随之增加,学会觉察和发现自己情绪的变化,及时做一些积极的调整。当一些消极情绪出现时,可以采用适度运动、倾诉、欣赏音乐、阅读书籍、 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让心理放松,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当情绪无法自我缓解, 或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要学会寻求支持,积极向身边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老师、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增强心理防护与自助自救的能力。假期中如果遇到心理困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心理支持:

云南省和昆明市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0871-65011111,12320-5( 二十四小时在线);

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公益咨询热线 0871- 12355(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及周日(12:00-20:00 ,法定节假日除外);

云南师大附中假期心理服务联系方式:

赵航老师 48834933@qq.com

马钊老师 504551787@qq.com

陈虹宇老师 942435878@qq.com

七、创造实践机会,锻炼自理能力

允许孩子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朋友聚会、制作手工艺品等;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讲讲自己的烦恼和忧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鼓励并支持孩子大胆参与社会实践,比如让孩子各种社区服务、买菜做饭等,增长见识,锻炼能力。通过承担家务劳动,增强亲子情感链接,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家长能够接纳孩子犯错,并从试错中获得成长。

八、树立安全意识,重视防火防电

每年春节,都是用火、用电的高峰期。家长一定要提高孩子的防火安全意识,以免造成意外。购买烟花爆竹时需选择有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经营点;燃放烟花爆竹不要靠近柴草垛,更不要向人群、输油管、下水道等抛掷烟花爆竹; 火柴、打火机、煤气、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定期检查其安全性,避免孩子玩火;科学使用煤气灶、电热毯、电暖器等家用电器,防止电器火灾。 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出行,告诫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外出游玩时,要事先征得家人的同意,并说明自己要去哪里,跟谁一起去,怎么去,几点出发,几点回家等,并将这些信息提前告知。

每个孩子的健康安全都牵动着家长、老师的心,需要做到与之多沟通、多鼓励,少责骂、少施压。 同时,家长要与学校多交流互动,形成共同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发现孩子有安全隐患苗头和不良行为,及时告知学校,与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健康教育、安全防护。

孩子的假期生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督促,在正确引导和关怀下,孩子定会度过一个充实、快乐而富有意义的假期,并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迎接下一学期的到来!

(来源:昆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供稿:学生处

一审:赵航

二审:施加玺

三审:马永文

责编:陈昱嘉

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