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悟光阴,似水何蹉跎?》高一11班 杨钰欣 一等奖
- 发布时间:
- 2022-05-24 16:00:56
- 阅读量:
-
- 分享:
高一(11)班 杨钰欣
时过境迁不可握,蹉跎,怎说?
疫情蹉跎这人世间迄今已是匆匆两年。两年的时光,可以发生太多事。2021年,我离开故地,离开时我就知道它马上就要逝去了。那一片钟灵琉秀之地,终究还是逃不过时代浩浩荡荡的洪流。去年乔迁,今年假期又返回故地重游一遍,大半建筑已成了断壁颓垣。不足经年,竟已有恍如隔世之感,真真是应了那句“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一切的变化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一一发生。
细细想来,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从未离开过时间,我们活在时间的伟大维度里。时间存在于任何地方,造就风物人事,由里而外到处都能嗅到时间的气息。
时间是一个基本物理量,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时间也是一个哲学的定义,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这是人类给时间的定义。草木枯荣,花有重开,人类也有生老病死,这是时间对生命的定义。究竟是人定义了时间,还是时间定义了人?
趁此段对于我来说相对漫长的疫情时间中,我开始思考。
时间会主观的流逝。我登上西山,坐了下来,看着眼前的滇池,眼前的四野显得旷远辽阔,我的 背后是连绵的青黛,有清风拂过我的脸,吹起了发丝,云一时遮挡了强烈的天光,我能感受到自由的超脱与自然的博大。这一切都如此美好,我感觉时间走得极慢极慢。
时间也会客观的流逝。以前万人空巷的喧嚣街道,现在空无一人;从抬眼可见的笑颜变成人人面上的半面遮挡;三国时滇池的水域能到古镇边缘,现在它远远不复五百里的奔来眼底;千年前的云南一片荒芜,现在登山可见欣欣向荣的繁华盛景。
时间在相对的流逝。水,波澜壮阔却又温柔起伏抚慰人心;天,俯瞰众生却又高远无垠承人之志;山,峻挺巍峨却又绵延悠长慰藉安稳。它们都是那亘古不变的存在,仿佛从未被时间光顾过,但是时间却造就了它们。
眼下,在疫情之下,我意识到我也只是个普通人。
我与时光的故事不是去前线与病魔战斗,也不是为他人送去救助,没有这么特别,也没有十分热血。像我一样的还有许多人。这样一看,生命在时间面前好像真的很渺小,像大风卷起的灰,浩浩乎去后,不见踪迹。心中一时有些怅惘,来自对于生命在时光面前之渺小的慨叹。
但是,乍一看,风吹过的地面干干净净,生命能留下存在的痕迹。
任何事物与时光都有它们独有的故事。蜉蝣朝生暮死,而古树千年不枯;有人慨叹生命短暂,有人庆幸自己活得长久;疫情突如其来,但也并非能够长久持续。
时光似水,它带给我们的是不断变化。时光知味,昨日的悲,今日就会淡忘,前朝的艳丽,到今天也变的晦暗。经营变成了追名逐利,纷争演化成战争,氏族部落变成了阶级与国家,而时间从未停过。而同时,时间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予了人类思考的机会,造就了人类创造出那些伟大的文学,理论与思想。
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抑或是相对而论,时间都在造就生命,成就生命,时光赋予了生命意义,生命反之定义时间。这就是我的回答。
但是,不妨更深一些。我与时光的故事,做不到什么轰轰烈烈,也没有什么悲悲戚戚,仅仅只是攀上一座小山的冠顶,让现实与幻想,思想与时间来一场碰撞。然后明白:个体的人无法摆脱时间的束缚,但人类的思想却可以实现对时间的伟大超越。
当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不断形成,当那些伟大的思想足够深远,人类的优秀传统将流传下来,生生不朽,那些观念与思想就会超脱时间的限制,创造出人类的价值。
凛冬散尽,盛世昌明,今夜月与丛星,时光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么我们不妨学着去思考,去感悟时光,让思想变得深远,追上时间,超越时间,活出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时过境迁不可握,蹉跎否?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