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高二理(2)班 张皓钦 二等奖
- 发布时间:
- 2022-05-24 16:38:34
- 阅读量:
-
- 分享:
高二理(2) 张皓钦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埋怨过人生坎坷,命数无常。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的悲伤、喜乐、乃至生命,都不过是玄妙而又伟大的自然运作的一个环节而已。“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昼夜春秋的自然规律从未被改变;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们的生活以及生命的延续从未停止。
自然之规律既无法被违逆,在众生皆苦的大环境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心安之所,便显得十分重要。“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千百年前,苏东坡笔下的那位对多舛的命运安之若素的歌女形象,至今仍鲜活于我们的心中。满怀对生活的热情,岭南贫瘠的环境反而造就了一抹带着岭梅香的笑靥;遵从自己本心所向,任何环境都会成为充盈而喜悦的家乡。
心怀纯粹,活在当下,实为治学之要义。在倾盆大雨下简陋的土坯房中,西南联大的教授陈岱孙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大字,并自嘲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艰难的环境却并没有挡住联大学子们对知识纯粹的向往。于是,他们在硝烟与炮火中铸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反观当今的某些学校,被冠以“高考工厂”的称谓,把教育变成了资本运作的一环。于是,带上了太多的功利和目的,美好的校园变成了监牢,本该充满朝气的学生成了麻木的刷题机器。学习不只是牢记课本上的知识,更是我们认识、理解大千世界的一段苦旅。心怀本真,潜心向学,纵环境艰辛,这途中的荆棘亦会成为不可多得的馈赠。
珍惜时光,体悟生活,我们才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咂嗼出人间至味。“往矣,吾将尾于涂中。”庄周谢绝了出仕的邀请,陶醉于濮水的清冷之中,思想自由的驰骋于广阔的天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五柳先生厌倦官场的污浊,回到自己心向往之的田园,生活虽清贫但也别有生趣。“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齐白石老人与生活和解,于平淡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雅趣,终成一代大师。人的生命在宇宙时间的尺度下似尘埃般微不足道,但活出真实的自我,那如米小的生命之花,亦如牡丹般拥有一份短暂而隽永的绚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怀着一颗纯粹的心,外物的影响便不再重要。愿我们能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与天地并生,同万物为一,于纷扰的世俗中寻得一片安心之港,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