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生之爱》高二理12 冯越榕 二等奖

发布时间:
2022-05-24 16:38:35
阅读量:
分享:

  高二理12 冯越榕

  “没有生活之绝望,就不会有生活的爱。”——题记

  

  目睹苦难骤然降临的夜色里,岁月干涸了。仿佛被荒诞的烈火吞噬,一切的努力与收获付之一炬。坐在冰冷而坚硬的街道上,我们苦涩地体味着“昏暗的恍惚”,看见难以言说的孤寂与绝望袭来,于是困顿而漫无目的地辗转于忧虑而苦涩的午夜。

  在冷酷的命运与冷漠的现实之中,我们卑微如蝼蚁;而在匮乏而坍圮的某种程度上,不再有道路与讯息。我们好像化为困在迷宫里的弥诺陶洛斯,“希望与失望都失去了根据,全部的生活归结为一个形象”,栖栖惶惶,麻木迷茫,全然不知明日的晨曦何时降临。

  然而,在漫长的黑暗中,水田正秀却以永恒的温润与平静缓缓诵吟:“我的房子烧毁了,现在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渐渐升起的月亮。”我将永远为此诗心折。是的,即使置身于失却与荒诞的阴影之下,我们亦要对生活满怀爱与憧憬。而这份热爱与激情并非仅仅以物质的房屋为基,更应当是在“烈火烹烧”之中,在焚尽一切之后,对离我而去的事物怀有静谧而淡然的平静。面对天空中渐升的月亮,我们所要求和得到的,正是卸去某种生命重负的轻松与惬意。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这种被动的激情中”,忘却苦难的荆棘与灵魂的干渴,在颓败与恍惚之时涌动起无以名状的欢脱,想起每个夜晚收获的清辉,重归记忆中奋发前进而永不回首的春天。

  加缪在巴马暗夜里的咖啡馆啜饮燃烧着烈焰的生之爱,在沉静与明澈的酔意之中体悟到“没有力量反抗要把世界放在我双手中的巨大激情”。我们对于生活全部的爱也应当如是。的确,我们的命运固然如河水向不可预知之处流去,但至少能够在不知前路的漂泊过程中,其实遭遇漩涡与暗礁之时,抱元守一,坚固性灵,在认识方面将自我调和统一。这就是维持持续的观测和认知能力所必要的令人“永不厌倦的幸福”。这份幸福并非来自对于未来更为美好的生活的拥抱和期待,而在于对自我的绝对信任与由衷祝福。而在这份自我宽慰的坚忍之中,在这份无言而纯净的淡漠之中,于世界“讥讽而又有节制的绵延”之下,伴随着唯物质之感官的盛大谢幕,我们终究得以望月,细细咀嚼世界原始而缓慢的平衡,“一切都可能崩溃,然而奇迹接踵而来”。

  在这荒芜的辉煌里,一切的一切都将于生活的滚烫之中重又开始。在有些地方,精神死了,是为了诞生一种恰成它之否定的真实。生活并不以毁灭为界限。为了更加清晰地勾勒真实而完满的轮廓,我们执着而无悔地行进在这杀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直到生存与死亡的尽头。而在那忧虑而烦恼的失落之夜,我们审视自己的命运方才发现,于长久的等待与静默之中,所有的东西总会走向终点,唯永恒的平和是飘荡于记忆之海上遥远的、旋转摇曳的牧歌。

  “我清晰而又微笑的面对诸种表象的独一无二的嬉戏,世界的面容在这水晶球中微笑。”当我们在目睹苦难的夜晚铭刻下对于生活的热爱,我们得以体悟自我的超脱和在世界上的存在,我们的悸动与热忱亦被延伸至自己狮子般的眼神。

  于是,待毁灭之后第一波黑暗而苦涩的浪过去,“一个新的人劈开了夜间如此沉重的水”,窥见了温和而灿烂的黎明。

                                                          高二理12班 冯越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