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时光如矢,破壁后行》高二文(4)班赵心瑜 二等奖

发布时间:
2022-05-24 16:38:35
阅读量:
分享:

高二文(4)班 赵心瑜

  前段时间,一篇“最让人心疼的流调”走红全网,有人对此感同身受,分享自己与之类似的经历;有人则“刷新认知”,对这位劳苦的家庭支柱发出真切的同情。只是时代的信息爆炸留不住太多的记忆。上海的疫情持续严重,北京、南京等地同样置身水火,人们照常赞美尽职的“大白”与工作人员,说着人流管控之下的琐碎事情。那位“最辛苦的中国人”,被遗忘了吗?

  我国的主要矛盾现在依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朝疫情突然爆发,饶是再有先见之明的人都料想不到疫情延续三年更新数代,人们依然需要在公共场合小心翼翼,对自己的健康绿码千呵万护。更何况,疫情爆发一年后,全国才消除了绝对贫困,规模性返贫问题依然存在,或集中深山或散布城乡的低收入人群绝不该危立在这个时代的边缘,他们的汗泪也绝不能淹没在庆祝新中国富强的建设浪潮中。

  过去十四天里打28份工,有钱就找儿子、没钱就去打工……这位千千万万底层人民的缩影,一位沧桑的父亲,在言语中击溃了多少人的泪腺。当我们坐在稳定的工作学习场所中,拥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关心着此地彼处的大小事件,越来越少地展望未来自由的旅行与消费,如何能想象大城市的廉租房里还拥挤着贫弱的一家数口,蜗居着勉强打工维持生计的男女老少?如何能体谅民工们在疫情下奔走,寻求一份不限制核酸情况、不拘束出行的零工来治病供学?扩大到整个中国、整个世界,多少人因为疫情被牢牢困在本地、与外界隔绝?有多少本就异地相隔的家庭势如危卵,即将分崩离析?又有多少人,在疫情中失去工作,等待着不知什么时候才到来的“结束”?我们抱怨失去了今年的旅行计划、取消了去年的电影娱乐,尚可感慨自己牺牲良多;“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们却悄然与社会主流要求的“少流动,不聚集”等卫生规范脱了节,在隔离限行是家常便饭的今天为一通流调电话可能带来的失业风险嚎啕大哭,解除风险后又继续为自己、为家人从凌晨工作到深夜。

  关注三年疫情时光下的底层人民并不是为了批判娱乐,也无需自怨自艾。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更全面地看到这个社会的参差,破除发展路上的壁垒,然后仰头向前。庚子新年回想已然遥远,防疫人员全国同心、互帮互助,基层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与民警等各司其职,在最艰难的时刻展现出了最伟大的人性光辉——包括每一个守序的我们,目光时刻追随疫情下的丰碑与朽木,所思所行都是向往消灭疫情的未来。时光行至2022,“最辛苦”的中国人们依然在坚强地生活着,许多意外的事故更让我们看懂生命之可贵——自然伟力如火山地震,机器事故如空难海难难以预料,而疫情作为生命之舞的底色,也是社会生活变迁的一剂强催化剂。2020以来,疫情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让社会的光辉与丑恶一览无余,让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慢下脚步,仔细审视身上的一切进步与落后。疫情以来,我们得以看清许多。看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看到社会的分化与进步,才能正确地面对疫情,与麻木不仁划清界限;才能在看到人员流调时保持一份同理心,咽下不痛不痒的指责;才能避免出现“闲置房子出租论”这样荒谬浮空的困难家庭增收建议;部分地区对层层加码的防控措施的追捧才能有所遏制。我们面对疫情,正是在面对社会心理与文化的改变,面对治理调动能力的考验,面对朴素公平正义的向往。

  病毒已肆虐了三年,我们在城市织成的茧房中,品尝着人世间的一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请我们永远留丝目光,看看疫情下“另一个世界”的辛苦的人们;请我们永远留丝目光,看看负重前行的冲锋者,正视角落里的苦难,朝向阳光下的栋梁,让社会撕裂的伤痕缓缓愈合。最后,让我们乘上时间这柄利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