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

【教科快讯】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系列之谢颖老师

发布时间:
2018-12-14

 《宋明理学》观课感

  ——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系列之谢颖老师

2018年12月12日,谢颖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公开课:《宋明理学》。谢颖老师以朱熹的一首诗《春日》开始这堂公开课:“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ppt上呈现这首诗之后,谢老师介绍了该诗的大概意思,指出朱熹并没有到达过诗中所提的泗水这个地方,再通过全诗的意境引申出儒学在魏晋以来至宋明时期经历了从衰落到兴盛的阶段,并强调理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老师把儒学危机作为这堂课的第一个部分。一开始,谢老师从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讲到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指出从统治者到读书人在魏晋南北朝甚至隋唐时期,普遍背离了儒学的三纲五常要求,通过这些材料带领学生归纳儒学危机的表现,指出儒门淡泊和佛道对儒学的正统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接着,谢老师通过材料带领学生概括造成儒学危机的原因。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陷入分裂,政治统治秩序混乱;同时,儒学自身理论有严重的缺失,比如治世良方方面的缺失,造成了文人士大夫的苦闷;最后,相比佛道,儒学在生命轮回和自然发展方面缺乏相关解释和理论。让学生认识到,在这种局面下的儒学面临着如何进行调整的迫切要求。

第二个部分,谢老师侧重讲解儒学的自救行动。首先,在ppt上呈现了一段文字材料,选自韩愈的《谏迎佛骨表》,带领学生分析韩愈这个唐代主张复兴儒学的大师,对外来文化的观点,韩愈认为佛教是异族的文化,并坚信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才是中华文化,才是正真的道。其次,以程颐和程颢为代表,带领学生分析北宋时期二程对儒学的改造,通过《河南程氏遗书》的一段文字材料,了解二程追寻天理的主张,带领学生明确二程“静观万物皆自得”的观点,指出二程要通过格物的方法去获得理,即不断地接近、观察和思考万事万物,指出二程已经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了天理和不可改变的高度。接着,谢老师带领学生考察朱熹的主张,以《朱子语类》的材料为主,带领学生分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并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朱熹所说的人欲并非是指人的所有欲望,而是指人的非分的要求和欲望,强调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并实现了理学官方化的要求。再次,通过鹅湖之会,带领学生认识陆九渊的观点,区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含义,并通过《宋明理学十五讲》中的一段材料,说明心学的含义。最后,指出陆九渊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提供了适合他们自身需要的理学,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认识王阳明对理学世俗化所做的贡献,通过《传习录》的一段材料,让学生认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含义。

在认识了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以上几个阶段后,谢老师带领学生齐读北宋理学家张载的一段文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接着,再带领学生归纳理学的含义:理学是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最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今天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提供了哪些借鉴。


 供稿:教科室

 图文:历史组 罗云海

 审核:鲍学良

 编辑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