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

师大附中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0-11-23

云南师大附中综合实践活动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由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构成。指定领域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三大领域。非指定领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及学生个人与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由此可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且探究式学习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鉴于此,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始终把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地位,把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现对历年来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

(一)、制订研究性学习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及时制订该课程计划,确定培训专题并分期分批培训有关老师。

(二)、具体实施

        该项计划的具体实施主要由以下步骤完成;

    第一步,每年九月初,由教科室主任及高一年级组长主持对高一年级全体新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总动员和培训。培训专题紧紧围绕研究性学习所需。

    第二步,九月中下旬,由相关老师组成研究性学习若干指导小组。各组拟定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课题,仅供学生参考。当然,我们主要鼓励学生勇于从生活中发现研究课题。

    第三步,由教科室主任安排本科室有关老师组织召开各班研究性学习科代表会议,并使用多媒体作报告。报告内容:研究目的意义、选题、方法步骤、论文撰写、成果展示等。并请各指导教师介绍本学科组课题指南,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组产生兴趣。

    第四步,学生酝酿阶段。学校或请校内外老师进一步作选题及研究方法辅导,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并展开前期研究。

    第五步,各课题组在教师指导下作开题报告,并相互交流切磋,再进行深入研究。

    第六步,研究中期交流汇报。由学校或相关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各课题的研究进展,与学生共同分析存在困难,并研讨解决对策。

    第七步,组织13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因素的探讨课或示范课,把研究性学习导向深入。

    第八步,每年5月底前,各课题组结题,成果汇编,由学校统一组织成果展示。

(三)、部分突出成就

全国获奖

2008

第23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二等奖(2项4人)

重金属污染植物--丛枝菌根真菌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赵倩楠

云南民族多样性与稻种资源分布研究 李明靖、常易、杨超振

全国三等奖(3项5人))

化合物诱导捕食器官的新发现 王欣、王若尘、施彦君

蚯蚓移植耐受的研究 余柄廷

致命的诱惑--探讨食线虫细菌吸引线虫的机制及应用 张宇禾翔

第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全国二等奖

高中组FLL工程挑战赛 苏童、熊曦、裴宇航、闫尧中、沈晓琳

全国三等奖

高中组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 刘航宇、陈希、杨冰、赵颖

高中组机器人足球比赛 何子威、马骁

2007

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一等奖 张子杰 全国二等奖 李昀忆 杨海若、符信

    (以上同学有高考加分保送资格)

全国三等奖 余柄廷、陈露璐 孟园沁 唐诗聪、武丽娴

第七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全国二等奖(2项2人):方淋、林佩蓉

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全国一等奖 林易潇、王志 全国二等奖  郭林、贺昊

全国三等奖 康上明学、杨敬业、万方、卢璐

最佳研究主题奖 康上明学、杨敬业、万方、卢璐

指导教师:郑瑛

2006

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一等奖 1项1人

《蘑菇的一种新奇菌丝结构》(高二理七班方淋)

同时获“澳门科技创新莲花奖”(奖金5000元)、“英特尔英才奖”(奖金2000元)两项专项奖

全国二等奖 5项8人

《云南省部分牛肝菌属ITS序列的测定及亲源关系研究》(高二左文昊、云大附中张荀)

《揭开“太岁”的面纱——“太岁”身世揭密》(高三陆倩)

《云南野生稻远缘杂交胚挽救与后代染色体加倍创新研究》(高三张晓雨)

《昆明地区不同环境中细菌对抗生素耐受性的调查》 (高二黄少姝、念兴宇、昆一中合作者李沁航)

机器人竞赛    吴力立、赵晨、李恒

全国三等奖 3项6人

机器人竞赛    张孟文、赫霖霏、韩露、高昊阳、卢璐、万方

2005

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二等奖 1项1人      全国三等奖 3项5人

2004

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三等奖 3项4人:刘辰刘琦 郑德志 梅江鹏

第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最佳创意奖:吕薇
2003年 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全国二等奖 2项     全国三等奖 1项

云南省获奖

2010

第二十五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省二等奖   (2项4人)

玫瑰重要害虫(害螨)的调查、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试验/马欣悦、梁越、张钰婷王修桌      

虎皮鹦鹉有欺骗行为吗/王修卓

2009

第2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省一等奖(3项3人)

任何一种细菌都适合作草履虫饵料吗/高一(8) 鞠尚达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现状调查/文山一中学籍/高二文(2) 陆和旭

昆明部分地区韭黄硝酸盐累积规律与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研究/高二 施彦君

省二等奖(4项6人)

磷元素过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高二理(10) 董博文

旅游活动对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高二文(3) 汤季惟

胰岛素对肿瘤红细胞葡萄糖吸收影响的研究/杨恒章、李哲屹、陈月依

虎皮鹦鹉对自己镜像辨认的探索/高一(19) 王修卓

省三等奖(3项3人)

餐饮废油的纯化及其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高二文(4) 杨蕾

昆明麻鸭作为抗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高一(1) 张一婧

电化学辅助溴催化氧化葡萄糖制备葡萄糖酸盐/高二理(10) 苏超然

第二十四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

高中组二等奖

VEX工程挑战赛 杨朋冀、崔健维、郑雅馨、吴昊朋

高中组三等奖

FLL工程挑战项目 洪思贤、朱青萧洋、张若驰

FLL工程挑战项目 曾晨、李子逊、彭焱南

省一等奖(10项13人):

云南民族多样性与稻种资源分布研究 李明靖、常 易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从枝菌根真菌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赵倩楠

行星际红外-亚毫米甚长基线干涉仪   苏晴

致命的诱惑—探讨杀线虫细菌吸引线虫的机制及应用 张宇禾翔

化合物诱导捕食器官形成的新发现王欣 王若尘 施彦君

蚯蚓移殖耐受的研究 余柄廷

一个乳腺癌候选标志蛋白的发现   吴松锜(已转离附中)

受蓟马危害的鹅掌柴初步研究及部分生理指标测定罗浚文

新型空气净化剂的研制 彭鹏

基于电子工业用片状银包铜粉的制备技术研究 郭

省二等奖(7项8人):

昆明城郊的萤火虫及其观赏、生态价值探讨尹 骁

一类高阶等差数列的构造方法及其特性研究刘航宇

云南高原湖泊水体磷污染特征与除磷技术研究 张哲宇、耿一丹

归纳推理初探—迭代作差法及其计算机程序实现   张舒畅

草坪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周璟璠

水葫芦转基因雄性不育株系的建立及其对污水处理的初步研究张扬

轻同胞铁复合粉体制备的新技术研究  黎明

省三等奖(1项2人):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刘 昊、钟曦尧

2008

第23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

省一等奖

高中组FLL工程挑战赛 苏童、熊曦、裴宇航、阎尧中、沈小琳

高中组FVC工程挑战赛 刘航宇、陈希、杨冰、赵颖

高中组机器人足球比赛 何子威、马骁

省二等奖

高中组FLL工程挑战赛 曾辰、李子逊、李思诗

二等奖(24名):王昊昱、李昭、吴宇奇、马璇、吴昊、谢怀娅、沈瑞、戎云翔、邱然、杨泽黎、李然、谢昀、胡云鹏等
二、团队活动
(一)、主要社团
演艺类:十三月音乐社、Hip Hop联盟、麒麟动漫社、话剧社、古典音乐社、魔术社等
体育类:武术社、魔方社、网球社、球迷社、天际风筝社等
综合兴趣类:心理社、创意集市、梦羽航模社、厨艺社、天文社、彼岸天涯社等
传媒类:校园周报、校园电视台、清风广播社等
公益类:绿色达人环保社、素食社、DAA志愿者社等
(二)部分成就
我校社团在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青少年素质教育,形成了师大附中青少年理论学习活动体系、社会实践活动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体系,青少年维权工作体系、社团活动等团的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各项青年文明建设活动,利用党、团校、社团组织和各种教育基地,全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多次组织了五四纪念活动、艺术节、科技周、体育节等大型传统活动,先后组建了学校小红帽、礼仪队、国旗队、管乐队。通过开展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环保节能、手拉手、心理等活动以及团会、学生会、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大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为学生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根据我校实施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索与解决。
第一,从论文的撰写可看出资料的引用还不够规范、不健全。参考文献及注释较少,动辄引用网上资料,缺乏参考价值。我们应在前期研究性学习动员工作中重点强调,更主要是提高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对问题认识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学习方式有着很深的传统烙印。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及对认知的渴望不如课外实践表现更佳;我们应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欲望,努力使研究性学习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三,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不高,致使我们很难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指导老师只有始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了解,才能更好实现该课程的真实意义。当然,这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管理层面多方的政策支持,方能行之有效。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充满曲折而艰辛的过程,正因为这曲折和艰辛是现象界事物呈现的真实特性,我们才会以满腔的热情、敞开我们的胸怀去接纳它。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富有个性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广袤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