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

“曲线运动”——张雨姝

发布时间:
2017-01-09
2016年云南师大附中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纪实

“曲线运动”——张雨姝

    2016年师大附中青年教师教学展示课物理组高一年级张雨姝老师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下午于师大附中信息中心六楼举行。
    本次教学展示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物理教材必须二第五章第一节:“曲线运动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曲线运动方向的确定以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本课主题为“曲线运动”
 

    首先,张老师用生活中的篮球运动轨迹例子引出曲线运动的定义就是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紧接着用砂轮打磨有火星飞出的视频提出猜想: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运动轨迹在某点切线的方向。

砂轮打磨视频
 

    提出猜想后接着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的器材是:小球、墨水、白纸、扇形的铁盒、小球轨道以及一块方形木板。实验设计是:把一个蘸有墨水的小球从轨道上滚下,然后通过一个扇形的铁盖,当小球离开扇形铁盖后就在白纸上留下直线运动的轨迹,因小球在白纸上做的运动近似成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轨迹的方向就是小球离开扇形铁盒的末速度的方向。用笔留下扇形的圆心就可以做出其半径,后通过量角器测量半径与轨迹的的夹角,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得到半径与末速度方向垂直,这就验证了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相切。

实验探究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用实验验证之后,再根据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比值的定义,当时间不断趋于0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运动轨迹的方向相切。

理论推导验证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接下来总结曲线运动的特点之后通过分组让学生利用小球、轨道、蹄形磁铁自主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探究出当物体受力与速度不共线的时候物体做曲线运动。

学生自主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

   
    最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设计自行车的挡泥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精彩赏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由生活现象入手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推理验证最后总结规律并加以运用,符合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探究巧妙之处在于把这个抽象的问题通过实验转化为测量半径与运动轨迹的角度测量。让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可视化,通过定量的测量最后验证得出曲线运动的速度与切线同向,实验验证之后又通过理论推导证明此结论,这种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对物理问题的探究确保了此结论的严谨的逻辑性、实验结论的有效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供稿:教科室
撰稿:物理组 念智伟(学科通讯员)
审核:校办 鲍学良
编辑:信息中心 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