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

基层人才对口培养(2017)集体研修简报(第5期)

发布时间:
2018-04-02

深度研讨让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更清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高素质发展,即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正是基于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路径需要,云南师大附中组织基层人才于2018年3月29日下午开展了"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的主题研修活动。基层人才研修班班主任暨教科室副主任唐金彬老师和副主任颜坤老师参加研修活动并进行指导,活动由唐金彬老师主持。



唐金彬老师对教师发展问题提出了两个新的思考方向,即“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希望大家能够对这两个问题深入地去思考和研究,也希望能够听到汇报学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途径和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等的深刻认识和见解。

  


丽江市华坪县第一中学的马玉刚老师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内涵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优化的标志。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应当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对于课堂环境的预测能力、知识的讲解能力、课堂示范能力以及课堂检验能力;二是对课堂的矫正能力与诊断能力;三是卓越的课堂控制能力以及对教材的分析能力。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可以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有思想的阅读,让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习惯 ,让阅读成为心灵碰撞的场所, 让阅读成为自我反思的源泉。二是有内涵的备课,站在课程的高度理解教材内容,不断挖掘教材;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整合课程内容;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高度反思教材与教学,不断追求创新。 

 


普洱市景谷县一中的毛有琴老师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网络研修,以网络为基础的教研工作新方式,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一线教师提供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创设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注重资源共享,有利于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开展网络化虚拟教研,开展混合式教学,让课上教学、在线教学、自定义教学等教学方式相互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育教学智慧,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大理州鹤庆三中的徐四凤老师认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自觉地读书、实践、反思、研究,优秀的教师要信奉、坚持自己的理论构建,并在自己的专业生活中戮力践行,持之以恒。二是要扎实完成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绝不走过场。三是要用研究、思考来串联、整合整个学习与教学的循环过程,使每一个步骤都显示出思想的力量。四是要不断地跟别人学习,要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重要意义,教师的发展不该是闭门造车;五是要有强烈的专业信仰和教育激情,热爱教育事业并执着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开展。



接下来李静老师、张福军老师也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研修过程的感悟和思考谈了自己的看法,强调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研修学员认真对一年的学习培训收获与思考进行总结,对照学校工作的具体实际,在完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学校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研修文本,指导本校教师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最后,唐金彬老师对本次集体研修做了高度的总结,对学员的研修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唐老师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深度地学习、研究与思考。他认为,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是要有坚定做好教师的理想信念,把做一个好老师当成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并具有幸福感。二是要坚持以构建优质的课堂教学为目标,坚持育人为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规划设计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案,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三是要有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愿望和追求,要积极开拓视野,强化阅读与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学术水平、道德修养;要善于创新,有独到见解,不人云亦云,不照搬照抄;要有卓越的教学组织能力、评估能力、反思能力,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并能够通过模仿进而原创相关检测试题,提升试题命制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通过深度阅读、深度教学、深度思考和深度融合,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供稿:云南师大附中教科室

  撰稿:研修学员 李静(腾冲市第八中学) 金雯莉(宜良一中)

  图片:校办  朱玥谛

  审稿:校办  鲍学良

  推送:信息中心 刘京 吕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