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

云南师大附中“新竹工程”之悦读项目(2018年第2期:李继宏)

发布时间:
2018-03-14


 
云南师大附中“新竹工程”之悦读项目(2018年第2期:李继宏)



基于理解基础上的地理知识迁移
李继宏

摘要:在每一个学科领域都有一些基本概念,它们为曾经研究的内容赋予了许多意义,同时也为许多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思路。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培养良好地理思维能力,学会在不同的问题和情境下使用它们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以获得新的认知和体验。
关键词:理解 地理 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习得态度等基础上对已有知识产生了新认知的过程。教会学生知识迁移是培养良好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必备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是理解和迁移的基础。

    一、了解问题的本质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知道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首先要教会学生明确问题的概念。概念的含义具有通用的价值,当我们对知识的理解陷入懵懂未知时,概念便是可以参考的已知。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获得知识迁移的前提,它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体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
    渔场是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在高中地理教材(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中提到“世界海洋渔场大多集中在大陆沿岸水深200米以内的浅海水域。那里阳光充足,水温较高。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浮游生物迅速滋生和繁殖,形成了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的渔场。在大洋东岸的亚热带海域,在上升流的作用下,深层海水将大量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及鱼类在此大量繁殖,形成上升流渔场。”从教材内容看,学生只学到了整个学习领域中很小范围内的案例、地理事实、观点和基本技能,他们对渔场分布及形成条件的认知仅停留在海洋渔场的范畴内,洋流、饵料、较高的水温、浅海水域等教材内容被直接吸收到头脑中产生机械记忆,形成了固有的碎片知识。在遇到如我国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宜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这类新的类似问题时,当固有的知识线索不再存在,他们很难在新旧情境和新老问题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链接。只会将教材内容直接生搬硬套拿来思考已经变化了的情境及问题,思考问题的基础仅是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不能根据新情境去分析这里纬度较高,水温低,生长慢,支流源于高山,水质好,水草丛生等有利自然条件,甚至将几乎没有经过使用、检验或新的关联用于新情境的分析,形成了僵化、固化的思维习惯,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使教育的功能被弱化。此时,我们应指导学生回归基本概念,完善知识结构,选择典型案例,设计探究活动,教会他们将内在的有限知识迁移到新情境、新问题中去,进而通过对那些有关联问题的总结,形成对这一类问题的基本认知,并将各个具体概念、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核心知识。
    在学习了教材中海洋渔场形成条件后,通过对河流、湖泊鱼类生长条件的分析,将鱼类的生存空间由海洋迁移到陆地水域中;通过对陆地水域中浮游动物的生存条件进行探究,将鱼类的生长条件迁移到一般水生动物上;通过对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熊的生存条件这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般陆地动物的生存条件,将水生动物的生存条件迁移到陆地动物。在对水生动物和陆地动物的生存地理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动物生存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是拥有较充足的食物、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样使具体、纷繁的问题统一在一个大概念下进行思考。它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实现了知识迁移的可能性,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设计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因此,没有概念的生成过程,就不会获得知识的迁移。
    二、培养对新情景和新问题的理解能力 
    在对某个事物或现象的认识、认知发生转变时,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在新概念或新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学生在没有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针对所给的问题,从记忆中检索已有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和新问题,通过思考、分析、归纳以获得新知识时,即实现了知识迁移。因此,新旧问题间的信息联系是实现知识迁移的路径。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通过高中地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相应的练习中内化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为知识迁移打下基础。
    2014年新课标Ⅱ卷6、7题引用了“蓝水”和“绿水”这一新的概念。“水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要求学生在对新概念理解的前提下判断塔里木河流域、长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一个。
    “蓝水”是指河流、湖泊和地下蓄水层中的水,也指远离海岸线的深海和大洋,因海水呈蓝色而得名。“绿水”主要是指植物根部的土壤存储的水分。从水循环角度讲,全球总降水的65%通过森林、草地、湿地等蒸发、蒸腾返回大气。通过对水循环特点的分析可知,塔里木河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腾)旺盛,形成的径流较少,蓝水比例较小,绿水的比例较大。
    “蓝水”和“绿水”是水循环环节的具体体现,它将教材中水循环的内容具体化。当学生将水循环的一般性知识用于解决相关具体问题时,建立起了原理、规律与特定问题间的有效信息联系,他们会自然地识别可能起作用的知识储备,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到新的情境和问题中,实现了知识迁移,同时也完成了一次创造性学习。
    三、设置开放性的地理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好像在课堂上已经听懂了,但当新的情境出现和新问题产生时,他们表现为思维定势、或缺少思路,对问题无能为力,这说明理解并未发生,知识迁移的路径没有形成。而现在的教学基本上在追求一个“正确答案”,致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了对地理原理、规律的记忆或对固定流程的遵循上,减少了教学的参与,降低了理解程度,学习收获较低,思维能力发展受阻。因此,影响迁移能力发展的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当学生们使用储备的知识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原理、规律进行探究思考后形成自己的理解时,其观点我们可能赞成,也可能反对,但他们学会了在探究、批判和验证中辩证地去看待客观事物的存在。
    秘鲁是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其国土北部沿海的热带沙漠地区开始大量种植,农民们以种植芦笋为主业。芦笋需要不断灌溉,特别是生长期耗水量大,为了保证芦笋生长,人们开凿了很多水井,从地下抽取淡水。秘鲁芦笋畅销美国和欧洲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每年创汇约4.5亿美元。但水井枯竭成为了该地区单纯依靠芦笋种植业发展经济的瓶颈,人们不得不在附近寻找新的水源。在该地区大规模发展芦笋种植业是否合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角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从合理的角度来看,其芦笋种植区位于沙漠地带,有充足的光热条件,且有安第斯山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其提供灌溉水源;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的学生认为相对于部分水源枯竭的问题,大规模的芦笋种植经济效益更为突出,人们可以寻找新的灌溉水源解决面临的问题。
    另一观点认为芦笋种植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由于气候干旱,人们开凿水井,大量抽取地下淡水,使地下水资源减少,加之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冰川大量融化,灌溉水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同时小小的芦笋也影响着数万人的饮水安全。不合理的灌溉,加剧了土壤盐碱化,使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位的降低,造成了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含水层,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致命打击。由此带来的水资源枯竭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
    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激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被动学习的状态及追求正确答案的学习方式,对知识的认知从单一性到多元化,学会了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理解的深度,培养了地理思维品质。由于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在条件开放、结论开放、思维多元化的影响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获得理解的成功体验,为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四、将课本知识带入生活
    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书本知识在现实中找到依据和落脚点,让课堂地理知识的深度、广度及丰富程度得到拓展,让知识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使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得到统一,这是知识迁移的目的。
    德国鲁尔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发展成为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业基地。二次大战后,受新技术革命冲击,鲁尔区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后走向衰落。面对困境,鲁尔区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其中,利用其原有的生产设备开发了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的工业旅游,成为其产业转型的“亮点”。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身边的一些传统工业企业时,能切身感受到它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走向衰落的困境。当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去了解那些留下的看似无用的老厂房、生产工艺、设备在“换装”后,出现的一批以创作、设计为主的文化空间、主题餐饮、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创意产业时,唤起了学生了解身边地理现象的热情,深刻地理解了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及其整治的措施,成功地将课本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实现了生活实际与教材互补,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每一个学科领域都有一些基本概念,它为曾经研究的内容赋予了许多意义,同时也为许多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思路。因此,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并学会在不同的问题和情境下使用它们以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供稿:云南师大附中教科室
撰稿:地理组 李继宏
审稿:校办 鲍学良
推送:信息中心 刘京 吕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