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归档文章

云南师大附中对口帮扶梁河一中纪实(第58期)

发布时间:
2019-05-21 10:52:28
阅读量:
分享:

云南师大附中对口帮扶梁河一中纪实(第58期)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

——云南师大附中培训学习心得和感悟

梁河一中政治组       赵兴林

  

D:\图片\422f157e6cd847608e610c516059bfbc.jpg-mobile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云南师范大学附中对口帮扶梁河一中协议的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两周(2019年5月6日—17日)的跟班学习。

  期间,师大附中精心安排,热情接待,提供了周到的听课、观摩体验等服务。在为期两周的学习中,我观摩课堂教学,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课间课后活动,查阅学生作业,翻阅教师教案,了解规章制度,和学校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座谈交流,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师大附中无论是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是学生的精神风貌、学习态度,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下面谈几点这些天的学习体会:

  一、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思想先进

D:\图片\30b504dbc27a494b8dca6a4ba0edd645.jpg-mobile

  走进附中校园,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纯正的育人氛围。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教师敬业乐教,学生勤奋乐学,处处演绎出一派学府圣地的乐章。

D:\图片\IMG_20190509_154614.jpg

  二、课堂教学扎实高效

D:\图片\IMG_20190514_105037.jpg

  云南师大附中虽然课时较少,但课堂效率高。基础年级的课,教师紧扣课标,围绕课本的图、文、活动展开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得学生的基础非常扎实。练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平时分发的试卷较少,重点完成配套的学习资料。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讲得较多,但大多数教师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整节课下来,没有多少形式上的花架子,全是满满的干货。课堂教学绝不是水过地皮湿,而是在研究学情基础上,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抓手,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对那些学生掌握不够好的重要考点不惜时间讲细讲深讲透,不留知识死角。同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视野广阔了,应对全国高考就会得心应手。

  

D:\图片\IMG_20190516_113621.jpg

  三、学生学习勤奋、自主性强

D:\图片\IMG_20190516_113604.jpg

  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强,课前都能充分地预习,课堂上能够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记笔记,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能很好地理解、归纳整理。课外作业也能很好地完成。高一的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大都由学生安排,教师抽查,学生由此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他们学习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很强,掌握了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每天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能自己找题训练。对于知识他们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书本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真正做到了高效学习,快乐学习。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

D:\图片\IMG_20190514_105041.jpg

     教师学历起点高,近几年选调进师大附中的教师起始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老师注重个人资料的编写和积累,不采用统一课件、资料。坚持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资料上课。编写的资料质量很好,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又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长教师,他们上课的精神面貌都很好。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们都会把知识讲细、讲透,并且拓展得较深,不仅让学生们学会,更要学通。课堂上虽然以老师讲解为主,但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或见解。许多老教师都具有非常好的亲和力,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中善于表扬鼓励学生,深受学生欢迎。注重运用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的作用。教师自我加压,学科专研意识强,研究氛围浓厚。

  五、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务实有效

     非常重视教研活动,如周二上午的教研活动,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主题是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安排了三个老师进行主题发言。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与所有的老师分享他们对好课的理解,这样的教研活动让所有的老师都受益匪浅。同时安排了下一次的教研主题:“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让所有老师先行进行思考和准备。通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有争鸣的主题发言,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牢牢把握住高考的方向,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

  六、人性化管理

     尊重教师的个性,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让社会评价老师,使老师自觉地去提升自己,不断自我加压向前发展。教师重视教学反思,努力成为学者型教师。

  七、对梁何一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备课组建设。

  (1)强化备课组长的角色,提高备课组长待遇。(2)加强备课组考核。

  2、控制试卷和课外资料的分发,重点完成好配套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预习、复习、归纳整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行购买自主学习资料,用于自主学习、自主训练。

  3、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

  (1)多做题,尤其多做高考题。(2)多研读高考考纲。(3)不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和文档编辑水平。

  4、尊重教师的教学个性和风格,不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5、严格管理与弹性的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6、注重过程管理,更要注重终端考核,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7、大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8、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学科竞赛开展和组织。

  以上是我们本次师大附中学习的体会和建议。此番学习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对于师大附中的经验,我们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我们也会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融进课堂教学之中,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


供稿:教科室

审核:校办   鲍学良

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