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对口帮扶梁河一中纪实(第77期)
- 发布时间:
- 2019-12-03 12:36:00
- 阅读量:
-
- 分享:
知不足而后进
2019年11月18日,我开启了在师大附中为期两星期的跟班学习。
干练,缜密,这就是我对陈琳老师最真切的感受。走路风风火火,进入课堂后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她,前后知识的联系,生活知识的联系,实验设计的穿插,让生物课堂科学而又有趣,让学生轻松而有所获。
陈老师的课堂,你会在学生没有回答的时候听到“张嘴”,在有问题的时候听到“猜”“想”“来”用提示的语气,让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开小差,而又觉得轻松。
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充分联系生活的科学。陈老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也不忘给学生训练实验设计,给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不仅训练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又得出了新知识,还能记得更牢固,一举多得。
生活知识的联系,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例如:糖尿病、肾炎、空调病、喝碱性水是否有用,等等。这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记忆,又让他们有了知识储备,在以后做题中轻松而又准确。
陈老师还很耐心,对于学生的回答,她不会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答案,而是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树立学生自信心,并且让学生觉得,“我通过思考也能回答对问题”从而爱上生物。
陈老师还特别注意对学生的生物素养的培养,用强调的语气重点读出生物上的新名词,相似名词之间的区别辨析,让学生轻松掌握,还能培养生物素养。
整一节课,所有知识像是生物上所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交替连接,错综复杂,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让课堂轻松而又高效。
听陈老师这样的课,或许就一个词语——享受。
从课堂上收获很多,这将是我以后教学中的指路灯。
在改作业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答题的规范,这也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与指导。
在师附中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些文字标语,我觉得,就像这些标语一样,里面的老师也是这样做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仅要学会,关键要会学”以这些话为目标,作为激励自己的,我想,以后我会更加努力。
即将到来的运动会,让同学们紧张而有序的准备着,丰富的课余生活。
“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通过此次跟班学习,深入师大附中的生物课堂,让我收获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此为目标,充实丰富自己的课堂,与学生共同进步。
供稿:教科室
撰稿:梁河一中 罗琼英
审核:校办 鲍学良
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