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归档文章

【师附讲坛】“与压共舞,与情为伴”

发布时间:
2019-12-03 09:21:40
阅读量:
分享:


  为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吧,让初冬的暖阳悄悄洒入,即使只是一粒微尘,也映出了可爱的光。         2019年11月26日,在校学生会学习部的精心筹备,学生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之下,由云大附中(初中)葛毅老师主讲的“与压共舞,与情为伴”主题心理讲座在学海报告厅成功举行。

  

  葛毅老师作为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以及教学一线心理老师,对初高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状态有深刻独到的认识,在解决广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讲座一开始,葛毅老师便带领大家大声朗读了一组诗句:《快乐的学问》。在欢声笑语之中,这个小活动也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视角来看待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与困难呢?

  

  讲座一开始,葛老师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压力是不能消灭的,情绪是无法消除的,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让自己与压力共同进退,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现在,闭上眼睛,”葛老师指导同学们,“现在,你们千万不能想你的面前有一个金元宝,你也千万千万不能想金元宝的旁边还有一个银元宝……”,实验完成,大家都相视一笑。有谁可以在如此的心理暗示之下不产生联想呢?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老师向同学们传达了一个信息:不要视压力或者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逼迫自己消除压力死磕到底的过度焦虑只会加重压力,调节压力使其流动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简单列举了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中会出现的“坑”,这些“情绪陷阱”同学们如若不当心,将会给自己增添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为避免“掉坑”,葛毅老师着重为同学们介绍了几种情绪调节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不良情绪寻找一个“承接物”。听音乐、跳舞、唱歌、拍照、运动甚至呐喊,都可以作为情绪的载体,通过进行自己喜欢的放松活动,压力可以得到有效的疏解。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情绪的“双面性”,即情绪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我们应该趋利避害,适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减压力,才能使自己保持在一个积极的高效率状态。在这个板块,葛毅老师邀请了八位同学上台进行了“兔子舞”游戏,在诙谐灵动的音乐中,八位同学随乐而舞,共同进退。这启示我们,美丽来自和谐,只要我们将压力与生活进行和谐的交融,压力一样可以变得可爱,我们一样可以与压共舞。

  之后,葛毅老师着重讲解了如何改变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即讲座开始提到的心理暗示。第一个方法是调整语言模式。例如,将“情绪表达”转变为“表达情绪”,将“但是”转变为“虽然”,将“我不得不”转变为“我愿意”……通过语言模式的调节,化被动为主动,使自己以更加坦然的心态面对一时的挫折与失败。第二个方法是动作法,例如“心锚法”、“姿态法”“小飞侠法”等等,通过身体的情绪记忆与外部刺激,释放情绪,重拾信心。

  最后,葛毅老师倡导同学们学会感恩,常做志愿。在社会大家庭中,多为别人做点什么,不计回报,无关利弊,只是为那一份心灵的安定与精神的重拾。参与志愿活动,不仅是培养社会责任感,锻炼能力的良好方式,更是为自己的心灵增开了一扇窗,透过窗户,我们收获的将是生活的爱意与温暖。

  下午14:00,讲座在同学们的喝彩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与葛毅老师合影留念,葛毅老师热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掌握了调节压力的正确方法,感受了情绪的奇妙魅力。愿每个同学都能掌控生活全过程,用心享受每一天!


供稿:校团委

撰稿:校学生会

审核:校办 鲍学良

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