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第一期选修课课程简介
- 发布时间:
- 2010-09-28 00:00:00
- 阅读量:
-
- 分享:
大家都喜欢用数码相机拍照,拍下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捕捉生活中美好瞬间,记录下每个人美好的回忆。但由于天气、灯光、环境等拍摄条件的影响,会使拍摄的照片出现瑕疵,这时采用图片处理技术来拯救你的照片尤为重要。
本课程以数码照片处理为线索,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介绍常见数码照片处理技巧。教学软件采用Adobe公司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数码照片中的常见问题处理,到对照片进行修复,再到整体的艺术效果修饰。
通过本门课程,同学们将能学到Photoshop软件技术,以及数码照片处理技术和技巧。在教学中还穿插了Photoshop平面设计其它应用领域的实例,如广告设计、日历设计、书签设计……等,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满足了同学们的多种学习需求。
本门课程开设两学段,学生将获得2学分。
任课教师:周琪,现工作于云南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参加云南省、昆明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活动多次获奖。
本课程介绍股票投资的有关基本概念、知识和手段;扩充同学们的知识面,为适应社会增加知识储备。
教学主要内容:
1、了解股票投资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操作方法,认识和理解股票投资活动和股票投资过程
2、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的概念: K线技术分析、 成交量、均线系统、MACD等技术指标
3、模拟炒股:安装模拟软件进行虚拟货币交易,仅模拟以增加知识储备,不能耽误高中必修课学习
任课教师: 施加玺,云南师大附中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教龄7年,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昆明市第二届名师工作室学员,多次昆明市课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且多篇一等奖,多年参与编写《名师经典》《名师面对面》等参考书。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艺术之一。它通过汉字书写,借助于线条、笔墨、结构来构筑完美的视觉形象,并将中国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情感和审美理想贯注其中,从而形成了一门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
本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书法的形式构成、美学原理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中国的书法具有初步的全面认识;并将“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书法的临摹与创作,让学生真正了解书法美的真谛。教学采用理论讲授、课堂示范、学生实训等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书写与欣赏能力。
任课教师:杨禾,女,毕业于西南大学。多年来一直热爱书法,希望与大家一起品味书法的魅力。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物质充裕,另一方面是我们离精神家园迷失得越来越远。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日益加剧,使我们认识到自身以往的浅薄空疏之风。本课程拟从哲学角度谈论伦理的有关问题,以使我们青年明白人生的真实意义所在。该课程内容设六讲:
第一讲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二讲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第三讲 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第四讲 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
第五讲 建立道德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第六讲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任课教师:童和清,男,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师大附中政治教师。
近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极端偏激的态度,把它当作沉重的历史包袱,总是想丢掉它,甚至不惜对它进行扫荡和摧残。久而久之,礼就日益远离了我们,我们由此生活在了一个缺少礼的社会。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整个社会日益浮躁的今天,也许,通过亲近国学,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汲取国学的恬淡和从容,礼仪气度,足以让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任课教师: 何艺梅,女,从教17年,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五华区学科带头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与青春同行,诗与激情同在。朦胧诗是中国诗歌大花园里的一株奇葩,诗歌呈现出的朦胧性,让读者咀嚼、揣摩、玩味、想象,在此过程中,读者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心灵得到了净化,美的认识得到了提升。真正好的艺术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本课程选取现当代与学生生活和情感相协调的朦胧诗40首作为赏析对象,师生共同讨论感悟,交流读诗心得,分析诗歌的情感态度和创作手法,提高鉴赏能力,以期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学趣味。
本课程旨在为热爱诗歌的同学提供一个课本以外的平台。
任课教师: 胡念东,语文高级教师,从教22年,曾获云南省高中语文教师课堂大赛第一名、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比赛二等奖。不是诗人,但理解诗人。
“影视精品赏析”是一门以学习影视文学为基础、以影视赏析为主导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影视文学的主要特征、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以及影视文学的特殊表现手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介绍优秀的导演、演员和剧本,通过观摩经典的影视作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影视解读和鉴赏能力。 ,并且从优秀影视作品中能够更好地认识人生。
任课教师:热爱美食、文字、学生和电影的诸艺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至今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喜欢通过影像,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自己的人生,希望能以一双清明的眼来看待生活,能以一颗温厚的心来感悟生活,相信在这门课程的学习的过程中,能和参与者一起,通过影像和声音,体会到更多的感动。 生活在别处——期待与年轻的你们一起共赴影视盛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习同时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终身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开设普通话层级训练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普通话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级训练,逐步、有效、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终身化学习,进一步推广和规范我国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使用。本课程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语正音、朗读指导及说话表达的层级训练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介绍语音基础知识(侧重云南方言片区学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疑难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指导学生进行普通话口语层级正音训练(初级、中级、高级)、朗读训练以及说话表达训练,以期达到循序渐进、扎实有效、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拓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应用基础。
同学们,如果你们正为普通话不够标准而感到苦恼,并想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话,加入到普通话层级训练课程中来吧,让我们一起学习、提高!
任课教师:温丽丽,女,青年语文教师,云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中国诗学方向)研究生毕业,普通话等级一级乙等。
开设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高一新生搭建一个训练英语口头表达的平台,为今后能顺利通过高考英语口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积累作为基础。高一的同学英语词汇量少,表达方法简单,交际策略少,再加上大班制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的口语训练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满意的效果。针对这一实际的学习情况,开设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是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有益的补充。
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新颖的、多样化的、有趣的、实用的。训练内容有看图说话、看物说话、复述文章、背诵美文片段、英语广播主持、辩论、演讲等模式。
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的评定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口语考试录音。根据考试录音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考勤来综合评定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效果。
英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小班教学的优点就是能够为班上每一位同学都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
通过一期的培训,同学们都能清楚了解高考英语口语口试的模式,并掌握自我训练英语口头表达的方法。
任课教师:黄睿,一口流利的美式口语,曾赴美国学习和交流,并有在英国任教中文一年的经历。具有丰富的口语教学经验,在校外曾担任云南师范大学成人口语培训教师,任教昆明雅思口语培训和剑桥英语口语培训。在校内多次参加本校的外事活动,担任翻译工作。2009年担任高考英语口试主考官,2010年担任云南省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评委。
英语的书写体有多种,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各种英语书写体,着重介绍英语圆体的书写形式。
英语写作表达能力着重体现各种文体体裁的书写表达形式以及优秀篇章的欣赏。同时,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任课教师:李艳晖,高级教师,从教28年。
重点赏析经典及热门电影精彩片段,并进行角色扮演,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
任课教师:梁燕,师大附中英语教师。
本课程旨在对单元或专题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所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整合、展开和提升,使之满足高考的需求,达到高考的水准。
本课程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演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思维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快、较早地完成从教材到高考的过渡,走近高考。
任课教师: 武坚,数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摸爬滚打了30年,是一个中学数学的小玩家 。
本课程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物理研究的志趣;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氛围;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参加者主要是在物理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探索小班辅导:辅导学生人数由50人左右逐步递减到最后的10人左右。
任课教师:李为,特级教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教二十余载,长期从事培养物理尖子生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指导学生二百余人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云南赛区一、二、三等奖,十余人次参加全国决赛。
《化学与技术》内容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介绍了化学在材料制造、自然资源等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与化学有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强化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的制造和应用;(2)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具体内容要求主要有:(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技术原理与生产过程;(2)空气、海水、矿产资源、石油、煤、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和废旧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3)国防武器、生物医药、精细化学品、化肥、农药等的生产特点及其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等。
任课教师:
蔡秋燕,云南师大附中教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从教二十一年
周诗良,云南师大附中教师,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从教二十一年
张喜燕,云南师大附中教师,化学硕士研究生。
了解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进程,记住那些曾经发生在红土高原上的、永远不应该忘记的人和事,永远热爱这片红土地。
“追忆红土高原上的人和事”,选择历史上对云南边疆文明发展进步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或事件或文化符号,“南诏德化碑”,“大理国”,“大观楼”,“赛典赤与松花坝”,“云南讲武堂”,“滇越铁路”,“西南联大与附中”,“龙云与鲁汉”,“飞越驼峰”等十二个主题,以探究、讲解、参观、讨论、交流的形式,走进云南的历史。
系列一, “西南联大与附中”,“云南讲武堂”,“飞越驼峰”。
任课教师:杨远贵,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长,昆明市历史学科带的人,云南省特级教师,省历史教科院兼职教研员,省教育厅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专家组成员,省历史学科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十孔蓝调口琴虽然不足10厘米长,但却能够吹奏3个八度的所有全音和半音。这个“口袋精灵”以其悠扬空灵的声音和自在惬意的即兴而令人心醉。如果你是热爱生活的人,并且善于在紧张的文化学习之余调节自己,恰好手中还有40元以上的闲钱的话,干嘛不把这份浪漫带在身边呢?
任课教师:颜坤,地理教师。业余时间喜欢和音乐交朋友。
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却非常有限,自防自救知识也知之甚少。本课程围绕自然灾害,旨在使学生认识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掌握一些应急避灾救助常识,以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体现 “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任课教师:代超,工程师,“电气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电监办注册电气工程师。2002年起一直从事工业控制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与检测调试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能够并乐于为对自动控制技术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做最专业的指导。






健美操属于体育的一个项目,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或使用健美器械的身体练习,达到健身、塑形、陶冶心灵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既有娱乐健身作用,又具竞技表演的功能,它融艺术、体育、音乐为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的典范。
此课程以健美操和体育舞蹈为元素,学习训练与比赛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搭建形体健身的平台。
任课教师:肖梅,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艺术体操专业,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学校排球队教练、中国健美操协会会员、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员、体育舞蹈高级教师、体育舞蹈国家一级裁判员、云南体育舞蹈协会会员、云南学生健美操协会裁判部副部长。长期从事学校的健美操教学与训练工作。所带训练队多次获全国全省一、二、三等奖。曾被评为全国健美操优秀教师,全省健美操优秀教练员及优秀健美操裁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