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
- 发布时间:
- 2011-01-19 00:00:00
- 阅读量:
-
- 分享:
2013届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三个内容,是新课程的亮点,是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应在该领域获得23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计15学分。如果同学未能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不能获得相应学分,也将无法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现将2013届研究性学习活动安排如下:
一、课题
课题分大课题、小课题。
1.大课题研究。凡实施大课题研究的同学,必须先进行课题申报,撰写课题研究计划。若申报通过,则分三阶段进行研究,每阶段研究按一个小课题进行实施与评价,每阶段成果的上报与验收与小课题同步进行。此外,大课题研究若以合作方式进行,须有明确的个人分工,并能提供每个成员的研究资料或依据。
2.小课题研究。原则上实施个人独立研究,每学期开展一个课题研究活动。具体实施请按下列时间安排进行。
二、时间安排
1.课题研究活动开展时间: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下学期,共3个学期
同学们每学期务必扎扎实实地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活动。三个学期共进行3个小课题研究,评定合格后,每个课题可取得5个学分,共获得15学分。
2.具体时间安排: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完成研究性学习申报。第二周:指导老师审核、确定研究课题。第三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第十二周:进入结题阶段。网上填写相应内容,请指导教师评价,提出学分认定意见。研究性学习科代表将本班同学的研究论文收齐、汇总并上交教科室,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学分。
三、寒假安排
同学们在寒假期间,主要做四步工作:首先,选题。同学们要善于从自然、社会、生活中发现你感兴趣、有意义而且你又有能力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查找资料、采访或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把问题最终提升为你的研究课题,即确定选题。这是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其次,制订研究计划。根据研究目的(即你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制订详实又可行的研究方案,并设计预期成果形式(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发明创造实物等)。再次,论证研究方案。通过反复思考、实践或与同学、家长交流,从而完善研究计划。最后,初步实施研究。
希望各位同学能在寒假期间,认真按上述安排去做,以确保下学期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祝同学们寒假愉快!
云南师大附中教科室
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