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快讯】学校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系列之吴键老师
- 发布时间:
- 2018-12-11 08:19:12
- 阅读量:
-
- 分享:
云南师大附中第七届学校骨干教师评选之吴键老师
吴键老师讲课的题目,选自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本节课是电磁感应部分的基础,也是学生从原来知道的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向一般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转化。
吴老师首先回顾了上一节的内容“划时代的发现”,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启发下,法拉第思考磁能否生电,并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对于学生来说,初中对磁生电已有一些简单的学习,知道导体棒切割磁场,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吴老师也通过实验亲自进行了演示,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一、构成闭合回路,二、导体切割磁感线。但是吴老师紧接着抛出问题,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否都满足这两个条件。
接下来便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前吴老师强调了实验电路首先要构成一个回路,导体棒用线圈来代替可以使现象更明显,用磁铁、通电导线螺线管产生磁场,实验前注意要注意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组织调到最大值。经过15分钟左右的分组实验,吴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并进行总结。
吴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总结出三种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第一种是导体棒切割磁场或者磁铁切割螺线管;第二种是开关闭合断开的瞬间;第三种是调节滑动变阻器。虽然第一种还是满足了之前学习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但是后面两种不存在切割磁场,于是吴老师让学生思考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条件并进行总结,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为了强化这一概念,而不再是单纯的切割磁场就能产生感应电流,吴老师通过一个能够完全处于磁场中的小线框,磁场方向和线框平面垂直,线框在磁场中上下移动,平动和转动来演示是否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进一步解释了切割不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而是磁通量的变化。吴老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通过激发认知冲突,使得学生深刻认识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供稿:教科室
图文:物理组 李帅宇
审核:校办 鲍学良
编辑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