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活动“古典风”研修活动简讯
- 发布时间:
- 2014-04-22 00:00:00
- 阅读量:
-
- 分享:
用心动情解文本,重现语文真魅力
——工作室活动“古典风”研修活动简讯
2014年4月18日
本次活动,工作室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针对当今学生不爱听语文课的尴尬局面,何杰老师强调,不能光靠考试作为外部动机推动学生学习语文,要以语文真正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智慧的收获和情感的熏陶,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而让语文产生魅力吸引学生并让他们得到学习的快乐,语文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而独到的解读是重要前提。具体到文言文本,何老师指出文言文本的教学价值在于:“理解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感和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提升文章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何老师将文言文本的解读分为散文文本、史传文学作品、文化经典作品三大类进行分析,具体以《归去来兮辞》《师说》和《四子侍坐》为例,着眼文本细处,“于无声处听惊雷”,挖掘出了文本传达的教学价值和文化精神。何老师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底和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忱让听者无不深深折服、感动。讲座后,工作室主持人廖支新老师代表全体听讲老师表达了最有诚意的感谢和感动。
在示范课环节,工作室成员何艺梅老师首先呈现了一堂有思考的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何艺梅老师以还原人物心理为依托,逐步引领学生体会人物形象和文本所传达的梦想和追求。何杰老师的《苏武传》,打破常规,不作预设,课堂上以学生提问、讨论为主,逐步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文本,最后落脚于民族精神品质、职业操守。何杰老师的这堂课,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体现了生成性课堂的灵动。两位何老师的课,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价值和意义。课后,工作室名誉顾问、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做了高屋建瓴的精彩点评。
我们还特别邀请了部分兄弟学校的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丽江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云南省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研究学术工作站首席专家侯俊老师,丽江市华坪一中胡明萍校长,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和任玲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云南民族中学的语文老师。工作室学员所在学校如世纪金源中学、师大实验中学部分老师也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何杰老师的座右铭是“用我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二者无一不是在诠释教育的最高境界:给予学生人性的滋养。何杰老师以他“杏坛赤子”之心,平和内敛的大家风范,让我们所有人更加坚信,一个有情怀的语文老师,他的教学生命是饱满的,个体生命亦是丰盛的。作为语文老师,要以坚守文化传承为最高信仰,不仅要“用心”,还得“动情”,怀赤子之心,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让语文课散发真正的魅力。
路还漫长,有这些大家的浸润引导、所有同仁的坚守与努力,语文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撰稿人:戴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