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语文组赴海南华侨中学的考察报告
- 发布时间:
- 2013-11-29 00:00:00
- 阅读量:
-
- 分享:
几天的学习考察活动,我们受到了王继源校长、教研室许亚鹏主任的热情招待,有幸参与了语文组科组教研活动,并与语文组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探讨。该校在教研及课堂教学中扎实细致的作风、独到的教学特色及积极创新的教研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虚此行,获得诸多启示。现详细报告如下:
一、扎实细致重基础,磨砺课堂勤练功
(一) 重视科组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时间
在介绍经验时,该校领导强调了教研是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课程安排上,海南华侨中学每周每个教研组都专门安排有一天用作教研时间,不安排教学课时。每个科组按计划安排教研活动,校内教研和校外教研结合,让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在教研中反思教学,探讨教学。通过交流切蹉,我们感受到该校同仁对教研活动的重视。
(二)重视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该校每学年由教研组确定三个研究课题,科组主题活动围绕确定的课题展开。教师课堂展示,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教研组评课,教学问卷调查等都给课题研究提供了教学一线真实而丰富的素材,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撰写发表论文,积极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校之路。要求每位教师将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受进行总结提炼,这些都成为该校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素材。而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也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教师的基本功,强调教学内容的实在性
在交流当中,该校领导表示:教师的基本功是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反映语文教师队伍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我们感受到该校重视教师的基本功,强调营造实在的教学环境。在语文展示课的评课环节,多位老师提到诗歌鉴赏课应有教师的朗诵,一方面体现老师功底,一方面有益于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也提出,在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比教学模式的设计更重要。通过交流,几位同行在语文教育相关方面的积沉和素养让我们深受启发。
二、科研教学巧规划,美育人文显特点
(一) 科组活动强调专题性、系列性,针对性
考察中我们参与了语文组第四次科组教研活动,专题是诗歌鉴赏教学,通过课堂展示,评课等环节,教师们分享了关于诗歌教学的经验,解答了诗歌教学中的困惑,大家都受益匪浅。
(二)课堂教学讲究循序渐进,避免功利化道路
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及几天的考察,我们发现该校各备课组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统一。针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语文教研组长总结到:高一入学,诗歌鉴赏的目的是读懂诗,读出情感;高二要学习如何鉴赏,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情感、技巧等;高三要学习如何答题,并对解题方式进行探讨。只有目标明确才会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这样安排也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高二年级进行,用的是选修课本。教师的循循善诱与学生们融入诗歌意境中引发的感受和思考,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该校几位同行均表示:如果诗歌鉴赏课变成诗歌答题课,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就失去了诗歌教学原本的意义。诗歌鉴赏积淀很重要,培养学生热爱诗歌,自觉积累是教学的基础。强调过程管理,在教学中避免功利化。
(三)课堂教学强调美育,充分体现诗歌教学的“美读”
在课堂教学展示中,执教的陈少玲老师语言优美,对诗歌的解读体现了自己的理解,展示了青年女教师的教学风格。本次评课教研组长提出了“少男少女”的体验教学,也就是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风格,应该上出青春飞扬,让语文更具活力。诗歌鉴赏要展现美,品出味,体现出性情,
这才是语文的灵魂。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展现教师教学的个性,让课堂更具活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创设平台促发展,有效互动老带新
(一)开展微型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的用时短、教学容量小的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15分钟;要求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教学上,要求设计独到,语言精彩。
正值海口市开展高中微型课大赛,学校内部进行选拔,语文教研组推选了9名青年教师参加选拔活动,每人展示15分钟的微型课,再由学校教师组成的评委团开展答辩评分,最后选拔出4位教师参加全市比赛。这类活动有助于展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研中新老教师有效互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由于海南华侨中学招生规模扩大,教师增至六百多人,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老教师担子重。该校强调在教研中要通过青年教师课堂展示和老教师评课的方式展开。科组确定主题后,由教研组安排青年教师准备公开展示课,要求青年教师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特点特色体现教育理念,课后由每个备课组推选教师参与评课,并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采取这种“老带新”的教研方式,推动青年教师成长,同时老教师也可以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提升活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提升。
(三)创设微博等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分享教育教学心得
信息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交流信息的平台。这种交流不仅让我们更了解彼此,更让我们的思想理念得以分享。华侨中学正是充分利用了网络时代的便利,在每个科组都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学术交流平台,用于教师发表教学感悟和科组信息交流。每次科组活动结束教师都会撰写学习心得上传至博客,并参与主题讨论,巩固教研成果。
考察活动中,我校教研组长廖支新老师代表学校就本次考察活动交流了心得和体会,并对海南华侨中学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海南华侨中学相关领导表示,希望以本次交流访问为契机使两校友好关系能够延续下去,继续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并诚邀我校语文教研组教师参加学校即将在12月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
此行不仅让双方教师结下深厚的友谊,也让我们从学校教育教研上得到了启示,从语文教学本身的“美育教学”和“立德树人”两个方面得到了多方面的启发。海南华侨中学实实在在做教研的精神、富有特色的教研过程管理机制和积极创新的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对照思考了我们的教学和科研状况,考察组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我们将以这次考察为契机,在开拓性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更积极务实的态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为语文组和学校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撰稿人:王颖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