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高一高二班级主任和部分青年教师参加全国优秀班主任专题报告
- 发布时间:
- 2009-11-03 00:00:00
- 阅读量:
-
- 分享:
为加强学校班级工作管理,提高教育实效,2009年10月31日,云南师大附中罗婷副书记带领高一、二班级主任和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宣传部在大理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全国优秀班主任专题报告会》。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德育教研室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丁榕在会上作了《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名有幸福感、有成就的班主任》。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著名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高金英作了《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她们向与会者作了精彩的报告。教师们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识,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增强教育实效拓展了新的思路。
以爱融情、教学有方
——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云南师大附中 牛莹
丁榕,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北京四中初中、高中班主任、教导主任。获得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09年10月29日上午 ,我有幸在下关三中聆听了丁老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专场报告,这场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丁老师的报告没有大谈空洞高深的理论,她以具体的班主任工作实例,让我们真切感到了她的幸福感。“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拓宽途径”这些抽象且生硬的概念在老师的口中就是一段一段岁月的故事。那刻骨铭心的感怀,流淌在会场中,惹得我们时而欢笑、时而唏嘘、时而默默无语。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丁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
一、感动于丁老师的当班主任的“快乐、幸福”五步曲。
1.择业。丁老师告诉我们:找准位置,做最合适的你。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
2.创业。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3.乐业(当好班主任的五个角色)。
丁老师认为:教师要乐中施爱,尽自己的能力让学生高兴。让学生高兴就必须做好六种角色:
(1)传授知识做老师,诲人不倦。
(2)关心疾苦做父母,无微不至。
(3)一起生活做姐妹,亲密无间。
(4)交流思想做朋友,心心相印。
(5)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心理医生,走进心灵。
(6)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就像医生,治病救人。
4.敬业。
现在看一个老师敬不敬业,要先看她是否有创新。这是丁老师对教师敬业的评价标准之一。教育是艺术,艺术的骨髓在于是否有创造。她让我明白了一句话:不走别人的路,不走重复的路。教师要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5.爱业(学生成功师之福)。
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丁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她自己的亲生儿子7岁那年被电线杆压死了。她是为了别人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骨肉的。她难过,但并没有被不幸所击倒,而是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
二、观念的更新----以人为本
她以人为本,严中有情,严中有爱。在严与慈中饱含着对生命体的尊重,在一时一事中透露出对学生一生一世的影响。她以人为本,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按学生所需施教,智慧地变“要你做”为“你要做”。尊重个体生命的需求,宽容地俯身,静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她以人为本,以心理教育作为突破口,真正做到亦师亦友、亦友亦亲。“亲其师,信其道”,不是一句冰冷的古语,而是有着人格温度的行为引导——引导她的学生阳光、良善,引导我们去爱,去收获爱的回报。
教育需要智慧,也更需要努力。我越来越觉得,作为一名好老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化育人。教师在课堂上传播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心科学地做教育,使受教育者知书达礼,成有对社会有用之人。同时,我更加认同丁老师的观点: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育,教育要培养有个性的孩子。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更需要成为科学的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在演讲过程中,丁老师很多闪动着智慧光彩的话语和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我学之不尽的。
2009年11月3日
将生命置于教育之中,人生便不会一事无成
高二年级 刘雄
刚刚听完
我从选择做一名教师,我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听了丁老师的讲座,丁老师30年来当班主任的经历,她30年来为学生所做的一切,真正的是润物细无声。在回来的路上,车恰好停在了一条小溪边,休息时候脚踩在 学海的小 河里的无数精美的鹅卵石上面,是别样的舒服,心中情不自禁的又了一个想法:是什么使这些原本普通的石块儿蜕变得如此的至真至美呢?不是刀劈斧凿,而是柔弱的河水。也正有了鹅卵石,水就变得有起伏、有节奏、会翻腾、会欢笑;水就会喷薄激情、张扬个性;水就永远充满了向前的活力。我和学生的关系,就是溪水和鹅卵石得关系。如果我的学生们是一块块石头,我愿意做让他们变真变美变善的一滴溪水。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是的,对学生的教育犹如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真正的教育是师生心灵的沟通;真正的教育是师生无言的感动;真正的教育是水样无痕的。不露痕迹的交流与沟通;不露痕迹的激励与感动;不露痕迹的教育与成长,才能塑造孩子一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丁蓉老师所带的八个班,她把这些班级的所有事情分别编成八本书,记载学生们的一生成长,这就是无痕的教育。
丁榕老师的成功,在于她有一颗宁静的心灵,她没有去追求正科正处,她追求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一生。在她的探索中,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她就像涓涓溪水,流淌不息。没有多大的浪花,却能潜于心、深入根。昙花惊艳,只有一瞬。小草虽小,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然而,谁能按捺住一颗浮躁好胜的心?要得宁静,惟有不争。《论语》有曰:“矜而不争”、“让以得之”。湖水不平静,不容易看清山的倒影。心理不平衡,也很难咀嚼知足常乐的生活。生命如流水,涓涓如溪,默默如溪。于我而言,因为宁静,专心教书,用心育人。“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从此理解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今天参透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永远深味了。我爱的事业,我一定做好,我爱的学生,我永远爱他们。
我做不了青山上的一棵青松,我就做一棵大树,我做不了一棵大树,就做一棵小树,我做不了一棵小树,我就做一群灌木,我做不了一群灌木,我就做一棵小草,但即使做一棵小草,我也要又绿又肥。我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我爱化学,我更爱化学教育,将生命置于化学教育之中,人生便不会一事无成。
高一年级 罗云海
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我校组织了此次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是学习由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宣传部组织的《全国优秀班主任专题报告会》。我作为年轻教师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并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会上,来自北京的丁榕老师做了《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展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的精彩报告,在她情真意切的话语中,在她感人肺腑的例子中,我们感受到了她那独特的教育魅力,感受到了她那充满人性和智慧的教育经历。年过六十的丁老师把一切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她的青春,她的家庭,她的一生。丁老师提倡严中有情、情中有爱的教育方式,并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育事业离不开爱。这种爱在她破损的声带中,在她痛失亲儿的悲痛中,我们深受震撼;这种爱是博大的胸怀,是幸福的源泉;这种爱是用心灵耕耘心灵的结果,是成功教育的保障;这种爱也是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源。教育学生,首要的是教育他们拥有爱心,只有拥有爱心,才能形成对生活、对世界积极向上的看法。丁老师用一辈子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和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孩子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教师必须作一名拥有爱的有“心”人,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一天的报告一晃而过,但丁老师的天使形象就如同远方的星星会永远照亮着我们的班主任之路。时代呼唤有智慧的教育,教育要培养有爱心有个性的孩子。教育者需要成为科学的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让我们都来为教育的明天而努力吧!
聆听 品味 改变
——高二年级参加班主任培训体会
王 冬
2009年11月,已经是初冬时节了,但开往苍山洱海边的大理的客车上却是春意盎然。高二年级班主任和年轻教师组成的培训队伍,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着自己当班主任的心得体会。客车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会场,大家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夜幕降临,我们到达了大理,带着几分激动、几分期待等待着第二天聆听专家的报告。
第二天,给大家做报告的是北京市特级教师丁榕,这位专家很和蔼,头发已经花白,嗓子因为从事教育事业大半生已经沙哑,她说是声带撕裂。听到她用沙哑的声音说出第一句话,一股敬意油然而生。第三天,给我们做报告的是全国著名班主任,高金英。两位专家做的报告,不是理论的说教,不是对教育名言的简单宣讲,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高谈阔论,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述说,是一种用大半生的心血总结出的精华,是一种经历了很多风雨后悟出的真谛。聆听这样的报告,受益颇深。
正如专家所说,做一名合格班主任首先要乐业,爱上你所选择的,然后才能做好你所选择的。作为一名老师,你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你才会在这个职业中找到你的定位和价值。因为喜欢,所以再苦再累都会心甘情愿,因为喜欢,所以会用心去对待;因为喜欢,所以痛并快乐着,因为喜欢,所以幸福。
其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班主任,要做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今天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信息资讯爆炸的时代,观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头脑的监狱,人是观念的囚徒。技术与观念就像人的鞋与脚,如果脚飞快的加速增长,而鞋保持不变,技术与观念就会产生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就让人感觉到严重夹脚的痛苦。如果班主任的观念陈旧,用老套的班级管理方式管理班级,采用传统的盯陪跟的思路去管理学生,也许他可以成为一名勤勤垦垦的辛勤的园丁,但未必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所以,班主任应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了解、知道学生的世界,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用平等、沟通、合作的理念去与学生相处,在学生当中寻找方法。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更好的做到实事求是。
再次,听完报告,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应该侧重于体验式教育。专家举例班级小团体现象严重,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一次在电视中偶然看到一个景象,一群老年人登上虎头山,在山顶兴奋的对着对面的山头呼喊着 ,这边喊什么,不一会远处的山头就会回应什么。于是班主任灵机一动,知道第二天该怎样上课了。第二天,她带领学生去登山,到山顶后,让学生想着一个最爱的人,然后对着对面的山头,大声的呼喊出“我爱你”,五六十个学生发自肺腑的喊出了“我爱你”,不久,整个山头都被“我爱你”包裹着,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觉得甜蜜蜜的。后来班主任又让同学想着一个最恨的人,然后对着对面的山头,大声的呼喊出“我恨你”,不久,整个山头都被“我恨你”包围着,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觉得不是滋味。喊完了,班主任问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终
两天的会议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相信大理之行,每个班主
学会爱学生
高二年级 朱艳东
短暂的两天学习,却得到了足以受益终身的教诲。
作为一个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尽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但从你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开始,嘴角要上扬,心中要有爱。就像面对一座高峻的山,你呼喊爱,便得到爱,你播种恨,便收获恨。爱与恨都是相互的啊!先从情感上接受这一群可爱的孩子,走近他们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不会只把我们当作老师,还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长、父母……我想,学会爱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幸福的职业。
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高二年级 吴键
十月三十日,十一月一日两日我校全体班主任集中培训,听了教育专家及优秀班主任丁榕、高金英的精彩报告会,从中受益颇多。作为附中的年轻老师,虽然没有当班主任,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没有那么多,但与学生的相处和教学过程中也有些许困惑,听完这次报告会,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第一,就是高老师讲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社会对我们有许多诱惑,跟别人的物质生活相比,作为老师会有极强的成就感,这些也足以成为我教学的动力。
第二,对学生要有爱心,素质教育,必须是“爱的教育”,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教育学生时,应该考虑的是什么方式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不只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地位。这样就要求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在学生需要帮助或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像陶行知老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学生。有时老师的一个鼓励和一个眼神,就给了他们莫大鼓舞,不要吝啬对学生的爱,这样的爱也会有收获的。
第三,对学生要有责任心,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其过程可能不像医生那样“药到病除”,但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持续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应该秉着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尽自己的力去帮助他们的原则和心态,对孩子的成长多份责任,为他们的成长多一份努力。
第四,对学生的宽容,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理想,但还没有意识到道路上有多艰辛,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但不见得每件事都能做好,学生总会犯错,原则上应当让学生知道必须承担错误的后果,而更多的我想是对学生的宽容,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方式是什么。有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在与学生的嬉笑怒骂中引导和教育学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育方式。做一只既能不忽视学生的问题,又能适当处理问题的“猫头鹰”。
第五,要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首先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上的知识,时代是发展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所以要能与时俱进,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其次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是有区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思想,性格都是不同的,不可能要相同的方法,不断学习,并不断思考。我想年轻教师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学生的许多棘手问题,但我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也会多动脑筋,让自己更快成长!
第六,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要有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要“因材施教”。
作为附中一名年轻教师,我会不断地向周围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并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附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