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

云南师大附中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时间:
2009-12-09

                                    课程学分认定部分
    普通高中新课程规定,学生学习完学科的一个模块,就应参加该模块的考试,进行课程学分认定。
    课程学分由学生参加“课程修习的学时”、“修习过程的表现”和“修习课程(模块)的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实行综合评价。
 1、
课程修习学时(学时考勤),满分20分。学生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至少达到学校要求修习课时的4∕5以上。
    A、学生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达不到学校要求修习课时的4∕5,不能认定学分;
    B、课程修习学时(学时考勤),满分20分。依据考勤扣分:无故旷课一节扣2分,迟到一次扣0.5分,病假、事假3课时以下(含3课时)不扣分,超过3课时,每次扣0.3分。
 2、课程修习过程的表现(平时成绩),满分20分。课程修习过程表现应从学习态度、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几方面给予评价。
 3、修习模块的考试成绩,满分60分。学生在模块学习结束后,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考试,卷面成绩(百分制)×60%,即为模块考试成绩。
    说明:
    A、综合评价成绩以等第记录。A、B、C、D、P。C等级以上(含C等级)学生获得该模块学分;D等级,学生不能获得该模块学分。学生可申请补考,由学校统一安排。补考合格计为P。
    B、学生因修习课时达不到学校安排要求修习课时的4∕5以上而未能获得学分,可以选择自修、辅修等方式完成落下课程的学习,并参加下学年新年级的学段考试,根据成绩进行学分认定。

                                                     云南师大附中课程指导委员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