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第五期选修课课程简介
- 发布时间:
- 2010-11-05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忙碌于现实利益和日常生活琐事,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物质充裕,另一方面是我们离精神家园迷失得越来越远。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的日益加剧,使我们认识到自身以往的浅薄空疏之风。本课程拟从哲学角度谈论伦理的有关问题,以使我们青年明白人生的真实意义所在。该课程内容设六讲:
第一讲 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
第二讲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第三讲 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民胞物与说
第四讲 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自然
第五讲 建立道德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第六讲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任课教师:童和清,男,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师大附中政治教师。
云南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她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走近少数民族,一起领略他们独有的文化和习俗,欣赏他们所创造的奇特的文学、艺术,聆听他们美妙的歌声,分享他们单纯却多彩的生活,和大家一起探寻这一值得云南人骄傲的领域的奥秘。
任课教师: 高文文,云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学士。因为深爱,所以投入。
意象(image)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来表达。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观照意象对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古典诗文中,月、梧桐、柳等优美意象中寄寓着作者高尚的人格精神,品味这些意象,与伟人对话,使这些精神品质渐渐升华为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完美的人格形态,这也是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门课中,学生由意象,自然而然地明白一个人要珍爱自身,还要关心周围一切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此外,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乃至高考的重点与难点,从意象入手也能较准确体会诗歌内蕴,体会古人朴素的自然观与高尚的人格。
任课教师:牛莹,女,云南师范大学文传学院课程论方向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基础教育研究,研究发表论文10篇,参与过云南省课题,并参与编写过中学教辅
从未生活过的年代,从未体验过的生活,从未感受过的风俗,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震撼,有不同感悟。影视文学欣赏第二期,将结合现当代文学优秀作品改编的影视名著进行欣赏,从文学社会生活等方面感悟作品,体会影视的力量,文学的魅力,生活的多彩。第二期课程将以全新面目登场,营造新的试听感受。
任课教师: 王颖凡,语文教师,希望与大家一同品文品人生。
通过对两部好莱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与《摇滚校园》的介绍,欣赏,分析,了解美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精神与摇滚文化。以影视欣赏的形式,辅以老师的课堂引导式讲解,将学生融入英语的语言环境,了解美式英语的文化根基,再通过学生自主交流和表演,教师点评的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结合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课程中选取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教师进行指导。
任课教师:张怡,2009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美国文化。
在音乐背景下阅读和欣赏优美英文作品和名人演讲,会带给你一种清风吟唱的轻松惬意,一份品味美丽的舒畅心情;不仅使你从中受到诸多启发,获得一份震撼心灵的感动,还能学会在美文阅读中寻找生活乐趣,增添人生进步的动力。该课程既有助于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你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又帮助你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研讨,发表你的文学观点,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你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课教师:饶静波。师大附中英语高级教师
本课程旨在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并感受中西不同文化之美。包括以下内容:使学生通过中式英语,七夕及情人节,生肖与星座来体味中西文化的碰撞;通过中国功夫,中国菜,京剧及龙的文化内涵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人际交往中中国礼节的相关知识。
任课教师:杨晓芬,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专业。曾担任海尔翻译,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形象大使等。
了解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的形成、演化过程;了解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现状及火星的探索,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任课教师:付加国,男,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学一级物理教师。希望能和喜欢和爱好天文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从食品原料安全、食品加工安全、食品包装运输安全、食品储存安全、食品食用安全等环节讲解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介绍选购安全食品常识。使学生了解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注意自身的食品安全,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抵制问题食品和不安全食品的能力。
任课教师:董坤,师大附中生物教师。
本期选修课为《趣味生物探秘》之“植物有私生活”。 该系列引领我们环游植物神秘、奇妙的世界,带领我们细看植物的游历、成长及与其它动物和植物斗争求存,种种适应环境的奋斗过程,让我们真正认识一个我们以为已经很了解的世界。
任课教师:师大附中生物组年轻教师龚会云、许明娟、刘敏。他们具有扎实的生物专业基础,广泛的爱好,较丰富的生物课外知识。
本课程内容包含历代历史典籍讲解与典籍选读,典籍讲解部分涉及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典籍,选读部分着重精选名著、名篇,精讲其中的名段,训练学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分析问题的基本功,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文言文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关于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学养。
选课要求:文科班学生
任课教师: 杨晓罡、谢颖、罗云海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图像判读这一难点,我个人积累多年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经验,从地球运动中的晨昏线、昼夜问题、 太阳高度和日影问题;等值线中的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线、等压线、等潜水位线及等价线;常见地理区位图和因果知识链图等地理重难点知识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图形题的畏难情绪,快速巧妙的找到题目的正确答案。
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地球运动部分典型图像的判读分析;第二阶段:等值线部分典型图像的判读分析;第三阶段:其他常见图像的判读分析。
任课教师:姚建芳,女,汉族。1995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教育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中教一级职称。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工作,曾获市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功勋教师等多项称号。
微型万能机床是一种安全型的微型机床,是针对青少年和模型爱好者设计的一种微型机械加工设备,它是将普通机床微缩1/10制成,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任意组装成多种小巧适用的机床。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各种机床的用途,如车床、锯床、钻床、磨床等;学会简单机床的简单调试;模型制作如老爷车的制作;模型的组装,经认真制作,对各部件打磨后,根据要求顺序安装。
微型万能机床需要购买器材,预计20元/人。
任课教师:汤金权,1997年担任初二年级电工课,2003至2009年任高一万能机床选修课。
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未来社会将是知识飞速发展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因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
航模运动是建立在科技体育基础之上,暨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一体的一项科技体育运动。
航天模型作为航空模型的一个分支,同样包括理论基础、模型火箭装配、发射和飞行。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动手、动脑及科技创新的能力,同样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开拓思维、锻炼意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养成学航天、爱航天的良好习惯。
因此,在学校开设航天模型选修课,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将来从事航天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材料费:每人80元
任课教师:张照,优秀教练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教练工作22年。曾培养大批省市级运动员,获冠军100多人次,其中。全国冠军10多人次,世界冠军1人。
你知道2600多年前的埃及人是怎样计算金字塔的高度的吗?你清楚鸡兔同笼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吗?在研究《红楼梦》时有什么思想和查找有关?什么排序算法的效率最高?怎样可以在汉诺塔游戏中取得胜利?皇后问题又应该如何求解?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常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很多,如解析法、穷举法、查找、排序、递归、回溯……相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但效率差距很大,研究这些问题,并选择最高效的算法解决问题,并通过程序实现就是本课的目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你的逻辑思维将得到充分锻炼,欢迎对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任课教师:李莹莹,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师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吹管乐器,其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的不断改革,它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想学一种乐器来自娱自乐。而葫芦丝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易学会的特点,成为首选乐器之一。
本课程旨在利用葫芦丝经济实惠、小巧实惠的特点,通过学习,基本掌握葫芦丝的吹奏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音乐综合素质。因此,在葫芦丝选修课程中将安排以下方面内容:
1、 由浅入深进行气息、指法训练;
2、 由浅入深指导学生演奏一些葫芦丝的小作品;
3、 围绕葫芦丝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简谱知识;
4、 对学生进行视唱、视奏训练,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选课学生要求:
人手一支葫芦丝, C调,价格在100元左右,选课后,集体购买。
请注意,本课程为入门课程。若在前面两期的学习中仍不能较好掌握演奏的同学可以再次选修。已有较高演奏水平的同学不需选修。
任课教师:李伊达,1997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毕业后就职于云南师大附中。曾多次指导艺术节班级合唱,并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曾参加昆明市学生合唱比赛并荣获特等奖。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逐步形成了现代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飞速发展,全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第20届世乒赛,到1959年,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锦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崛起,逐步使乒乓球发展为我国的国球。
任课教师:王凤鸣,1984年至1988年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系,1988年至今工作于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壁球是在用墙壁围起的场地内,按照一定规则,用拍子互相击打对手击在墙壁上的反弹球的一项竞技体育运动。
任课教师:刘海云,自1992年开始任教于云南师大附中,1993年至1999年任学校田径队教练,2003年至2006年任学校篮球(女队)教练。
在现代社会中,电影艺术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巨大。电影,从其诞生起,就成为全民娱乐及关注的对象,成为社会中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主题,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电影就被各国心理学家与各类流派心理学相联系,将电影分析变成一个有声有影的“心里治疗室”或“团体心理辅导室”。运用电影的群体效应,让观者感受影片的内容和形式,形成心理上被联系起来的暂时性的社会群体,达到群体审美的沟通,创造社会行为情境,从而使观者加入到群体中,体验丰富的情绪情感,发生复杂的内心活动,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体验,从而有效调节个体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增强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能力,最终是个体在电影艺术的光影旅程中获得净化和成长。
任课教师:赵航 女 对电影的视角较广阔,感觉敏锐,具备心理学理论分析基础,接受过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电影分析训练,因此有能力在此门课程中帮助学生自我成长,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