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

生物教研组联合教研活动简报一

发布时间:
2024-06-20 17:02:47
阅读量:
分享:

2024年5月30日,云师大附中高一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在熊映波老师的组织下,协同多所帮扶学校生物组教师一同参加了主题为“人类遗传病可以检测和预防课例分享”的活动,此次活动由许熙悦老师主讲。

图片 1

第一部分是课例展示。本课例来自本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活动中,以“高中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培育”为主题的一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主讲人为上海中学生物组耿芳老师。该活动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高中科学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备课组老师先一同观看了本节课例的课堂实录。

第二部分是课例评析。许熙悦老师提到之所以选择本节课例,是因为上海目前也处于新老教材使用过渡、高考内容有所变动的阶段。因此教师都致力于必修课程的研究、对新教材的使用,通常会将新教材中添加的内容作为示范课展示。而耿芳老师的这节课没有选用新内容,即针对该内容的教学模式已有大体框架,包括:大单元教学、教学目标如何落实、教学活动如何开展等,所以本节课以及后续的示范课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优化、如何创新。

许熙悦老师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真实情境下问题的解决

真实情境素材的选取是产生真实问题较为关键的一步,情境素材越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囊括的知识越本原,承载的核心素养越丰富,越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本节课以地中海贫血症引入,带领学生模拟遗传咨询的过程,体验遗传咨询师的工作,使学生在真实案例中学习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性议题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将来在优生优育方面作出正确的决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提供材料,充分联系前概念,分析发病机制

由于地中海贫血症的知识比较复杂,需要教师课前对相关素材进行整合和简化。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时需要快速理解并内化新知识,再将整合后的信息正确加工并输出。通过以上学习活动,学生在思考讨论问题的同时充分联系前概念——中心法则,深化思维,进一步建立结构与功能观,也为后续分析地中海贫血症的咨询案例作好了铺垫。

(三)遗传系谱图的运用

本节课以真实遗传病案例为情境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咨询自主构建系谱图,然后进行点评与订正。常规课堂中普遍对现成的系谱图进行直接分析答题,耿芳老师的处理使知识内容更接近真实,对于学生而言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那么越接近真实,学生的问题也会更多地暴露出来。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本节课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将教材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能联系新、旧知识,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能迁移、应用知识以解决复杂问题,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在建构大概念、重要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生物大概念和重要概念组织并开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还注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概念的运用。即引导学生分析人类遗传病为什么可以检测?如何检测?为什么可以预防?如何预防?(从DNA、RNA、蛋白质等分子层面,到器官水平,再到个体水平)逐步构建“人类遗传病可以检测和预防”这一重要概念。不仅培养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还为学生能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图片 2

供稿:教科室

撰稿:生物学教研组 许熙悦

一审:颜坤

二审:吴元永

三审:马永文

责编:陈昱嘉

推送:信息中心